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山海经云:玉山王母所居。又云:处昆仑之丘。郭璞注云:王母亦自有离宫别馆,不专住一山也。穆天子传:西王母宴穆王于瑶池之上,为天子谣曰云云。
其三
迢递槐江岭,是谓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山海经云:槐江之山,其上多琅玕,实惟帝之平圃,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爰有淫流,其清洛洛。平圃,即玄圃。淫流,上音遥。○穆传天子铭迹于玄圃之上。
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山海经云:峚山上多丹木,黄华而赤实,食之不饥,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王膏,黄帝是食是飨。瑾瑜之玉为良,浊泽而有光。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山海经云: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又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
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山海经云:大荒之中有山,上有扶木柱三百里。有谷曰旸谷。上有扶木。注云:扶桑在上。
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山海经云:三珠树生赤水上。其树如柏,叶皆为珠。○桂林八树,在番隅东。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臷民之国,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山海经云:不死民在交胫国东,其人黑色,寿不死。
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山海经云: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夸父者,神人之名也,其能及日景而倾河渭,岂以走饮哉?
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山海经云:精卫,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曾纮曰:余尝评陶公诗,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平生酷爱此作,每以世无善本为恨。因山海经诗云: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相贯,遂取山海经参校。经中有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此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猛志固常在相应五字皆讹盖字画相近无足怪者因思宋宣献言校书如拂几上尘旋拂旋生岂欺我哉?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𬳵违帝旨。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长枯固已剧,鵔鹗岂足恃。
山海经云:钟山神,其子曰鼓,是与钦䲹丕杀祖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钦䲹化为大鹗,鼓亦化为鵔鸟,见即其邑大旱。○窫窳龙首,居弱水中。注云:本蛇身人面,为贰负臣所杀,复化而成此物。
其十二
鸼鹅见城邑,其国有放士。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山海经云:柜山有鸟,其状如鸱,其名曰鴸,见则其县多放士。注:放,逐也。青丘之山有鸟,状如鸠。
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