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战国] 鬼谷子 撰 · [南朝梁] 陶弘景 注

决篇第十一

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

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

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受其决。

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

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

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受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凡此皆决事之失也。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圣人善变通,穷物理,凡所决事,期于必成。事成理著者,以阳德决之;情隐言伪者,以阴贼决之;道成志直者,以信诚决之;奸小祸微者,以蔽匿决之;循常守故者,以平素决之。

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励,勉也。阳为君道,故所言必励于一。一,无为也。阴为臣道,故所言必励于二。二,有为也。君道无为,故以平素为主;臣道有为,故以枢机为用。言一也,二也,平素也,枢机也,四者其所施为,必精微而契妙,然后事行而理不难。

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君臣既有定分,然后度往验来,参以平素,计其是非,于理既可,则为之决也。

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

危由高也。事高而名美者,则为决之。

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

所谓惠而不费,故为决之。

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则可决之。

所谓“知之所无柰何,安之若命”,故为之决。

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去患从福之人,理之大顺,故为决之也。

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

治乱以之正,成败以之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枢机之发,荣辱之主,故曰“难为”。

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夫以先王之圣智,无所不通,犹用蓍龟以自决,况自斯己下,而可以专已自信,不博谋于通识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