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周书(逸周书)

[西晋] 孔晁 注 · [明] 范钦 订

汲蒙周书十卷

四部丛刊史部

上海涵芬楼借江阴氏艺风堂藏。明嘉靖癸卯刊本景印。原书版匡高营造尺五寸八分,宽四寸四分。

汲蒙周书叙

古书之存者,六籍之外,盖亦无几,汲蒙周书其一也。其书十卷,自度训至于器服,凡七十解,自叙其后为一篇,若书之有小序同。孔晁为之注。晋太康中,盗发汲郡,魏安厘王蒙而得之,故系之汲蒙。所言文王与纣之事,故谓之周书。刘向谓是周时誓告号令,孔子删录之余。班固艺文志亦有其篇目。司马迁记武王伐纣之事,正与此合。然则两汉之时已在中秘,非始出于汲蒙也。观其属辞成章,体制绝不与百篇相似,亦不类西京文字,是盖战国之世,逸民处七之所纂辑,以备私藏者。性命道德之几微,文武政教之要略,与夫谥法、职方、时训、月令,无不切于修己治人。虽其间驳而不纯,要不失为古书也。郡太守刘公廷干好古尤至,出先世所藏,命刻板学宫,俾行于世。上不负古人之用心,下得以广诸生之闻见,其淑惠后人,不既多乎!至正甲午冬十二月,四明后学黄玢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