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命令相曰:“大夫蠡、大夫种、大夫庸、大夫𠬤、大夫车成,越王与此五大夫谋伐吴,遂灭之,雪会稽之耻,卒为霸主。范蠡去之,种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为皆贤。”孔子曰:“殷有三仁。”今以越王之贤,与蠡、种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其于君何如?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伏地再拜对曰:“仲舒知褊而学浅,不足以决之。虽然,主有问于臣,臣不敢不悉以对,礼也。”臣仲舒闻,昔者鲁君问于柳下惠曰:“我欲攻齐,何如?”柳下惠对曰:“不可。”退而有忧色曰:“吾闻之也,谋伐国者,不问于仁人也。此何为至于我?”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吴乎?其不宜明矣。以此观之,越本无一仁,而安得三仁?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致无为而习俗大化,可谓仁圣矣,三王是也。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子,言羞称五伯,为其诈以成功,苟为而已也,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五伯者,比于他诸侯为贤者,比于仁贤,何贤之有?譬犹珷玞,比于美玉也。臣仲舒伏地再拜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