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传

[西汉] 伏胜 撰 · [东汉] 郑玄 注 · [清] 陈寿祺 辑校

洛诰

书曰:“乃女其悉自学功。”悉,尽也。学,效也。传曰:当其效功也,于卜洛邑,营成周,改正朔,立宗庙,序祭祀,易牺牲,制礼乐,一统天下,合和四海,而致诸侯,皆莫不依绅端冕以奉祭祀者。注:“绅,大带也。”其下莫不自悉以奉其上者,莫不自悉以奉其祭祀者,此之谓也。尽其天下诸侯之志,而效天下诸侯之功也。庙者,貌也,以其貌言之也。宫室中度,衣服中制,牺牲中辟,注:“辟,法也。”杀者中死,割者中理,搙弁者为文,注:“搙弁,或为‘振’,非,当言‘拚帚’。”爨灶者有容,椓杙者有数。注:“杙者,繋牲者也。”太庙之中,缤乎其犹模绣也。注:“言文章之可观也。模,所㭬文章之范。”天下诸侯之悉来,进受命于周,而退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注:“八州,州二百一十国,畿内九十三国,此周所因于殷九州诸侯之数。”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注:“玉音金声,言宏杀之调也。”然后周公与升歌而弦文、武。注:“与诸侯升歌文王、武王之德,又以琴瑟播之。”诸侯在庙中者,伋然渊其志,和其情,注:“伋,读曰‘播’。播然变动貌。愀然若复见文、武之身。然后曰:“嗟子乎!此盖吾先君文、武之风也夫!”注:“子,成王也。及执俎、抗鼎、执刀、执匕者,负𪪞而歌,愤于其情发于中而乐节文。注:卑贱者尚然,而况尊贵者乎!故周人追祖文王而宗武王也。是故周书自大誓,就召诰,而盛于洛诰也。故其书曰:“扬文、武之德烈,奉对天命,和恒万邦四方民。”是以见之也。孔子曰:“吾于洛诰,见周公之德,光明于上下,勤施四方,旁作穆穆,至于海表,莫敢不来服,莫敢不来享,以勤文王之鲜光,以扬武王之大训,而天下大治。”故曰:“圣之与?圣也。犹规之相周,矩之相袭也。”注:圣,言太祖。

祭者,察也,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

祭之为言察也;察者,至也;至者,人事至也。人事至,然后祭。祭者,荐也。荐之为言在也。在也者,在其道也。注:礼志曰:“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耆。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祭之日,入室,𫣊然必有见乎其位;周旋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是之谓“至”。礼志曰:“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飨,思终身不忘。”是之谓“在其道”。

夏后氏迎于庙庭,殷人迎于堂,周人迎于户。

古者处师,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此盖虞夏之数也。

家不盈三口者不朋,由命士以上不朋。注:“或云黄帝法。”

八家为邻,三邻为闾,三闾为里,五里为邑。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二年克殷。注:“诛管、蔡及禄父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