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縢
武王杀纣,而继公子禄父,注:“继者,以武庚为商后也。”使管叔、蔡叔监禄父。注:“不及霍叔者,盖赦之也。”武王死,成王幼,周公盛养成王,注:“盛,犹长也。”使召公奭为傅,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管叔疑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奄君薄姑,注:“元或疑焉。薄姑,齐地,非奄君名也。”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世之将乱也,请举事。”注:“言周弱,且不和,欲伐之而复政也。”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以成王之命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官。
成王幼,在襁褓。
周公致政,封鲁,老于周,心不敢远成王,欲事文、武之庙。公疾,曰:“吾死,必葬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及死,成王葬之毕,而云“示天下不敢臣”。故公封于鲁,身未尝居鲁。
三年之后,周公老于丰,心不敢远成王,而欲事文、武之庙。然后周公疾,曰:“吾死,必葬于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成王曰:“周公生欲事宗庙,死欲聚骨于毕。”毕者,文王之墓也。故周公薨,成王不葬于成周,而葬之于毕,示天下不敢臣也,所以明有功,尊有德。故忠孝之道,咸在成王、周公之间。故鲁郊,成王所以礼周公也。
周公疾,曰:“吾死必葬于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也。”周公死,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恐。王与大夫开金縢之书,执书以泣曰:“周公勤劳王家,予幼,人弗及知。”乃不葬于成周,而葬之于毕,示天下不敢臣。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王乃葬周公于毕,示不敢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