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传

[西汉] 伏胜 撰 · [东汉] 郑玄 注 · [清] 陈寿祺 辑校

嘉禾

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

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穟。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穟,抑天下共和为一乎?”果有越裳氏重译而来。

拔而贡之。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周公。公曰:“德不加焉,则君子不飨其质;注:质,亦贽也。政不施焉,则君子不臣其人。吾何以获此赐也?”其使请曰:“吾受命吾国之黄耇曰:‘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周公乃归之于王,称先王之神致,以荐于宗庙。周德既衰,于是稍绝。成王之时,越裳重译而来朝,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使之不通,故重三译而朝也。”注:郑元曰:“欲其转相晓也。”

周公辞不受,曰:“正朔不施,则君子不臣也。”正朔所不加,君子所不臣。

周公谓越裳之译曰:“德泽不加焉,则君子不享其质;政令不施焉,则君子不臣。

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注:暴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