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善戒经

[南朝宋] 求那跋摩 译

毕竟地生品第一

“菩萨生有五种一切,一切行一切菩萨净,为令众生安隐乐故。一者为离苦有;二者随心行有;三者胜有;四者自在有;五者菩萨后有。

远离苦有者,菩萨若见众生饥渴苦恼遭荒谷贵,尔时菩萨以愿力故,受大鱼身无量由旬以施众生众,生食已饥渴得除,以愿力故身转增大。若有恶世一切众生,四百四病同时发作,菩萨尔时以大愿力作大医王,能令众生远离病苦。若有恶世兵甲竞起众生恐怖,地主诤国不知厌足,菩萨尔时为大法王有大力势,以善方便和合二敌,以软语故坏其恶心,不打不罚不闭不系,不断其命劫其财宝,等视众生犹如一子怜愍众生。若有邪见为供养天造作邪业,菩萨为破如是邪见示受鬼身,现梦教言:‘汝今不应杀羊祠祀。’是故菩萨为破众生诸苦恼故示受诸有,是名离苦有。

随心行有者,菩萨摩诃萨以愿力故,示受畜生种种诸身,为破畜生诸恶业故,作恶鬼身作恶人身,又作邪见婆罗门身,或复示作贪五欲身,先随其心示受诸有,为令众生离恶业故。虽受有身不作恶业,若彼作时自终不造,众生见已亦效不作。以善方便破坏众生所有恶业,是名随心行有。

胜有者,菩萨生时胜诸众生,若姓若色若命若果报,果报如自利利他品说,是名胜有。

自在有者。修初喜行至十二行,菩萨尔时所示受身,名为自在,自在者即是愿力。从性地乃至十二行,受转轮王身、自在天身,乃至阿迦尼咤天身,及过阿迦尼咤一切诸有。于诸有中得无上身,以愿力业力故,是名自在有。

菩萨后有者,菩萨最后身名菩萨有。具足成就庄严菩提,若生婆罗门种、若生刹利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菩萨后有。过去菩萨摩诃萨亦受如是五有,现在未来诸菩萨等亦复如是,因是五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若有菩萨修行示受是五有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善戒经卷第八

辛丑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敕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