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地行品第四
“菩萨摩诃萨住于解地乃至菩萨地有四行:一者波罗蜜行;二者菩提行;三者神通行;四者熟众生行。波罗蜜行者,六波罗蜜如先说,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是十波罗蜜是名波罗蜜行。善方便有十二种,如先说,是名方便波罗蜜。
愿有五种,如先说,是名愿波罗蜜。十力庄严净,是名力波罗蜜。知一切法是处非处,名智波罗蜜。知世谛故名智波罗蜜,知第一义谛名般若波罗蜜。复次无量智者名方便波罗蜜,求胜胜智名愿波罗蜜,不为四魔之所障故名力波罗蜜,能知诸法真实性故名智波罗蜜。
四念处乃至八正道分、四求、四真智,如先说,是名菩提行神通,如不可思议品说。六通,如先说,是名神通行。二无量,调伏无量、方便无量,如先说,是名熟行。菩萨摩诃萨如是四行摄一切行。
菩萨摩诃萨无量阿僧祇,究竟具足净诸善法,胜诸声闻辟支佛等,毕竟摄取菩提道果,毕竟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名十波罗蜜。若说次第则有三事:一者对治故;二者生故;三者得果故。
对于善法有六事:一者悭贪;二者恶业;三者恚心;四者懈怠;五者乱心;六者愚痴。以是六法因缘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坏六法故,说六波罗蜜,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六波罗蜜则摄四波罗蜜,是名对治。
生者,菩萨摩诃萨舍于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学道,是名檀波罗蜜。既出家已受菩萨戒,是名尸罗波罗蜜。以护戒故虽有骂打默受不报,是名羼提波罗蜜。戒既清净懃修善法,是名毗梨耶波罗蜜。以精进故五根调伏,是名禅波罗蜜。五根既调知真法界,是名般若波罗蜜,是名为生。
果报者,菩萨现在修施等善法,若舍身已外得大财内得五具足。五具足者,生人天中得寿、色、力、安乐、辩才,是名施果。以施因缘,修集善法,心无嫉妒忍众罪过,是名具足第二果报。以施因缘,若作世事及出世事心无厌悔,是名第三果报。以施因缘,其心柔软无有错乱,是名第四果报。以施因缘,了了能知此是福田此非福田,知是可施是不可施,善知方便求财取财,是名第五果报。
四波罗蜜摄六波罗蜜有三戒:一者随戒戒;二者随心戒;三者随智戒。菩萨尸波罗蜜,名为随戒戒。禅波罗蜜,名随心戒。般若波罗蜜,名随智戒。离是三戒无菩萨戒,菩萨三戒摄一切戒。菩萨有四事能利众生。何等为四?一者为于菩提修集善法;二者先以真智知诸法义;三者增长善法;四者熟众生根。如是四事,菩萨能大利益众生。若有说言,离是四事能利众生者,无有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