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世品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竭国法闲道场普光讲堂莲华藏师子座,觉了真谛,无有二行;度无想法,如佛游居以致平等;一切诸佛,进退游行,无所罣㝵亦无荫蔽;法无退还、行无等伦,所见奉敬,不可思议;现等三世,其身所显,普周世界;分别诸法,慧无犹豫;具足诸法,坐佛树下,究畅经典;不疑正觉、不想计身,一切菩萨志愿、道慧、佛行无二;所济第一,度于彼岸,不坏如来建立脱门;诸佛土地,不可限量,所游平等,所修法境,旷若虚空。
十方国土,不可计会,亿百那术一切尘限,诸菩萨数,其亦如此,菩萨大士,皆生补处,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各各他异,十方佛国,来会此土,皆成开士、皆发慧目,德门无极;开化一切众生诸界,顺律唱道,拳方便门,晓了随时,住菩萨法;一切世界讲堂、楼阁越升慧定,而以观察灭度之地;尊敬道慧,蠲除一切言辞、行阴,所可释去,明识因宜;摄取众生,入于无量,道游其中。
一切众生,所作祸福,皆有报应,终不腐朽;分别应时,所试观察,永无所获;解知众生诸界志性,达了诸根,省应可度,从其缘便,应病授药;去来今佛,所可颁宣章句议理,辄受奉持,已受其决,执怀平等,解发正藏;所当归者,入于现世、度世无量;法自所入真正悉已畅解,有为、无为观之无二。去来今佛一切如来所入道场、一时道御、建平解、成平等觉,悉能示现。心闲、心懅,已了佛道。不离一切众生发心,入一人心,则能普入一切众生所知、所乐。自于其慧,而不动转。诸菩萨身逮得普智、诸通慧心,住于其地而不退转。
菩萨所行,力无休懈,周旋往来,慧无所行,一切人故。于无数劫,在于生死,晓了建立,不可计劫,难可值见。诸菩萨宝真正难遇,常转法轮,未曾劳废,开化众生,令入律品,过去、当来、现在如来严净斯处,逮成众生。具足本行,所誓已具,功行殊特。如是菩萨,及余学士,十方诸佛,所可咨嗟,劫数无际,所叹无限,其无元底,与众超异。其名曰普贤菩萨、普因菩萨、普化菩萨、普智菩萨、普眼菩萨、普光菩萨、普观菩萨、普明菩萨、普英菩萨、普觉菩萨。如是之等不可称计亿百那术十方诸佛国土尘数。
如是,普贤成就所愿,其所誓志,志愿超殊。若诸佛兴,普往求请;晓了随时,皆持诸佛所化法目,不断一切如来之教;诸佛兴世,速疾受决,成最正觉,名号、国土已净毕了;所住法轮,见无佛国,示现为佛,严治一切凶弊、秽浊、难化世界,休息灭除诸菩萨众罣㝵祸福,入无阴盖正谛法界。
于是,普贤菩萨即以佛藏三昧正受。这三昧已,应时遍入十方诸佛之所游居,靡不周畅、皆以通达,无有余土,而不彻者,讲堂、法境、其虚空界,悉至无际。十方刹土,六反震动,其大光明,靡所不照,謦扬洪音,莫不闻声。
普贤菩萨从三昧兴,见诸菩萨咸来俱会,欣然大悦。
普智菩萨,睹诸菩萨,皆来云集,亦复踊跃,前问普贤菩萨大士:“善哉,佛子!今诸菩萨十方来会,渴仰经典,瞻戴仁者,如冥思明。唯为解说诸菩萨行,从始至终令无疑,结者亘然,如病得愈,盲者得目。
何谓菩萨有所依怙,而无所著?何谓菩萨未曾有想?何谓为行?何谓善友?何谓精进?何谓劝信?何谓化众生?何谓禁戒?何谓受决?何谓菩萨不相求短?何谓入如来?何谓得入众生性行?何谓逮入于诸世界?何谓晓入诸念劫数,靡所不达?何谓畅说于三世事?何谓得入三处?何谓无厌,其所发心,无所缺漏?何谓菩萨分别诸辩?何谓菩萨逮得总持?何谓菩萨颁宣佛道?”
普贤菩萨缘普智问,欲令来者,皆得开解赞言:善哉!诸会菩萨,皆共咸听。菩萨有十事法,有所依怙,而无所著。何谓为十?依菩萨心,令不违失。依于善友,常修专精。猗于德本,而植福庆。顺度无极,能奉行故。恃一切法,无所归故。怙誓诸愿,使亲道故。专于诸行,习具足故。附诸菩萨,一生补故。归奉诸佛,心欢然故。奉诸如来,叹如父故。是为菩萨十事法,有所依怙,为无所著。菩萨住此,疾逮无上如来大慧,至无极依。
于是颂曰:
依者无所依,自归于诸佛,
解法无所望,乃至于大愿。
见诸佛欢然,依之而奉敬,
恃怙诸如来,因具足道行。
菩萨有十事,未曾有想。何谓为十?念诸德本,如已无异。身积众善,以施众生。一切功训,以为道想。解达众生,为道器想。愿济一切,如己愿想。皆以诸法施,不及想。察一切法,念如佛法。为一切行。如奉身想,一切言辞于诸所行,无所妄想。睹见诸佛,为父母想。于众如来,为无二想。是,族姓子!诸菩萨众未曾有想,菩萨住此,疾成无上逮众德本。
于是颂曰:
为一切积德,念之如己身,
观察于众生,亦如道法器。
诸众生造愿,与身等无异,
归命于道法,令致无从生。
菩萨有十事为行。何谓为十?讲说分别众生所行。而求一切诸法所行。普学禁戒,寻即奉行。积累诸行众德之本。一心专精奉修三昧。晓了圣慧,所当归趣。慇懃谨敕,无所违失。游于刹土,欲庄严故。修善知识,不离恭恪。奉如来行,敬如师子。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一切有所行,当开化众生,
勤求于诸法,而奉行禁戒。
积累众德本,一心归定意,
晓了圣明慧,所游净刹土。
菩萨有十事为善友。何谓为十?建立道意。能修德本。入度无极。颁宣道法。开化众生。分别辩才。称舁群萌。除众妄想。住无患厌。立普贤行入诸佛慧,则为善友。是为十事。
于是颂曰:
心建立于道,精勤修德本,
入诸度无极,颁宣诸经典。
开化度众生,辩才决众疑,
称誉于黎庶,除去众想念。
菩萨有十事为精进。何谓为十?讲说一切众生之界。识念经典之所归趣。严净一切诸佛世界。又当奉行诸菩萨戒。常忍一切众难之患。为断地狱饿鬼畜生烧煮之痛。降伏一切众魔官属。不令众生怀瞋恨心。当奉十方诸佛世尊。常遇诸佛归命咨受。是,族姓子!应行菩萨十事精进。
于时颂曰:
归命于诸佛,严净众佛土,
奉修菩萨行,忍一切苦恼。
断三涂之难,降伏魔官属,
能悦于众生,常见诸如来。
菩萨有十事为劝信。何谓为十?常建立意,亦劝他人,使发道心。仁和第一,无所诤讼,亦化他人,立于欣悦。蠲除愚法,亦化他人,令弃邪典,使住佛道。务求德本,亦劝他人,使志善原。归度无极,亦劝他人,求波罗蜜。已生佛种,亦诱他人,令务佛性。身己得入无所有法,开进他人,使立空法。赞诸佛慧,无所讥谤,示宣他人,不毁正觉。具足普智,诸愿纯备,亦导他人,成诸通慧。究竟道誓,以得严净,如来至真,无尽之慧,亦当建立一切众人,入如来道。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已建立在道,亦化于他人,
心不怀诤讼,和悦忿恚者。
弃捐众愚冥,开化痴邪径,
常求众德本,诱之住道义。
菩萨有十事开化众生。何谓为十?菩萨布施,诱进众生。和颜悦色,而劝进之。班宣经道,令其亘然。诱进分别,己身无异。所施无量,发起人界。显佛菩萨行,诱众生种。示诸世闲,如火然炽。训教众生无上道法。神足变化,若干感动。晓了若干善拳方便,随其习俗,度脱众生。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菩萨行布施,已用化众生,
常和颜悦色,诱进诸不及。
睹世如然炽,显示佛大道,
神足现变化,若干拳方便。
菩萨禁戒有十事。何谓为十?不舍道心。捐声闻缘觉意。观察一切众生愍行。开化群萌,令住佛法。奉修菩萨,所应学者。解一切法悉不可得。所造德本,劝助至道。未曾猗著于诸佛身。能忍诸法,亦无所猗。济护诸根,以为禁戒。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常和于道心,舍声闻缘觉,
愍伤于众生,劝使立佛法。
学诸菩萨行,解法无所有,
一切所行德,劝助于佛道。
菩萨有十事受决,所见受决,能自知之。何谓为十?发仁和心。自然道意。不厌菩萨行。弃捐一切诸所妄想而能奉修诸佛之法。皆能笃信诸如来身所可宣说。亦以究畅,成就德本。化于一切,使住佛道。等敬亲友,而无二心。视诸善友如见诸佛,古昔所愿将护佛道。是为十事受决。
于时颂曰:
等心敬善友,利义皆由之,
将护古昔愿,清和发道意。
不厌菩萨行,弃捐众妄想,
使住诸佛法,笃信如来教。
菩萨有十事不相求短。何谓为十?入于宿世本所誓愿。随时入行,导习其便。不失正义,皆得通入。诸度无极,具足成就。随其宜便。所可入者,顺从所愿。随其所乐,以开化之。庄严刹土,劝使入道。神足变化,使从其教。普为示现所生之处。是为十事不相求短。
于时颂曰:
入于宿世愿,世行随宜便,
遵习不失节,顺诸度无极。
因得大成就,从若干信乐,
为庄严佛土,以神足变化。
菩萨有十事入于如来,去来现在一切诸佛所可由成。何谓为十?入于无量平等道教。而转无限经法之轮。宣传无量慧义之要。顺从无际音声通畅。开化无底众生之类。显畅无数神足变化。随时遍至若干种形。入于无喩诸三昧定。照耀开悟不可计量。示力无畏,显现无限,使入灭度。是为十事如来所入。
于是颂曰:
过去来现在,一切诸如来,
入无量道教,转无限法轮。
顺无际道法,宣无底慧场,
开化无数人,神足不可计。
菩萨有十事入众生性行。何谓为十?入于本行众生所解。随时开度,当来受身。一切人民,遍于群萌。现在所作,入于众生。善行本末。随时救济诸非法行。当宣道。众生心性所入,晓了一切根原所趣。分别若干。随所爱乐。发起诸㝵尘劳爱欲。数数说法,以度脱之。是为十事入众生性。
于时颂曰:
晓了过世行,亦复知当来,
分别现在事,众生所可行。
入于众德行,亦游于无德,
其心靡不周,使诸根成就。
菩萨有十事入于世界。何谓为十?常知止足。在于世闲,而修清净无所沾污。处于俗闲,心存少求。演无极香薰诸迷惑。所入方俗,如一土尘。周于无量微妙之义。亦遍旷然无量世界。度脱有身四大之患。恭敬自归于诸佛道。亦复游入无道天下。是为十事游入世界。
于时颂曰:
在世知止足,所行常清净,
所入而少求,周遍无极业。
犹如尘世界,解微妙之行,
小大无不达,入于诸所有。
菩萨有十事,晓入诸念劫数,靡所不达。何谓为十?知过去劫。晓当来对。知现在事。知有限世。识无限㝵。入于有限无限之事。了诸有数无数劫事。于诸有数,使入无为。令诸无念,畅入有念。畅诸有念,使入无念。是为十事晓了诸劫靡所不达。
于时颂曰:
入于过去念,当来亦如是,
游步在现世,而皆悉念之。
周流无量劫,有数若无数,
无念入有念,一切想无想。
菩萨有十事,畅说三世,而无二言。何谓为十事?以过去而宣说之。往古以没豫说当来。灭来久远,演现在处。尚未当来,豫说过去。尚未欲至,辄宣现在。亦复班宣未来生者。传于现在忽以过去。解于现在谓之未来。目所睹者,宣之平等。现了三世,一时悉达。是为十事畅说三世。
于时颂曰:
能说过去事,演古如是来,
说过为现在,亦畅当来事。
过去今现在,未至豫演生,
解生现以过,目见今当来。
菩萨有十事入于三处。何谓为十?入诸有数。至无所念。到有所获。趣诸有教。游众想处。归众方俗。畅众言辞。达不可尽。咨嗟寂然。畅众澹泊。是为十事入于三处。
于时颂曰:
入众有所念,有所得教授,
在想众方俗,所念不可尽。
宣传寂然事,亦入于澹泊,
灭除诸恶事,如是成道意。
菩萨有十事,无厌其所发心,无所缺漏。何谓为十?供养诸佛,住在众色,而不懈倦。敬顺一切诸善亲友。求诸经典,不以为难。博闻众经,启受不逮。发意之顷,颁宣经道。开化众生,示以法律。发起一切,使至佛道。于无数劫住一世界修菩萨行。普游诸国,靡不周遍。未曾怀疑佛诸经典,问则发遣。是为十事发心无厌,无所缺漏。
于时颂曰:
供养诸佛身,不以为厌足,
亦顺众善友,务求诸经典。
所求不懈倦,见诸发心者,
为说道训教,开化诸菩萨。
菩萨有十事分别诸辩。何谓为十?分别众生,所入辩慧。晓了诸根,当可归趣。了诸罪福诸所报应。睹其所生在于何处。皆知世闲诸所有无。睹见诸佛之所游居。晓了经法义理深浅。畅解法界之所存没。达于三世,去、来、现事,亦能分别不可计数所行言慈,是为十事菩萨诸辩。
于时颂曰:
晓众生所知,诸根之所趣,
随所立罪福,见之当所生。
分别诸世界,亦晓了法品,
究畅佛道慧,三世之本末。
菩萨有十事逮得总持。何谓为十?博有所闻,辄则奉持。怀抱经典,悉不忘失。执法锭燎,有所宣化,皆从方便,解诸经典。晓法自然,逮法光明,致诸佛道不可思议。执诸定意,现在闻佛,面前启受,寻奉行法。入道场音,能随方俗,演出言辞不可思议。念三世事、去来今佛不可计法,随时宣传。怀若干辩一切诸佛经典之要。耳所闻谊不可称限,所兴圣慧能畅诸听。持诸佛法,建立如来十力、无畏。是为十事菩萨总持。
于时颂曰:
博闻辄执持,不忘一切法,
晓了随时说,解诸法自然。
以法大光明,不可思议慧,
现在得三昧,目前闻经典。
菩萨有十事为颁宣佛道。何谓为十?晓了道议。志誓大愿。分别罪福之所归趣。常住正觉。不怀自大。畅达法界。识知定意。明解心本。晓了本净。随本而觉,使成佛道。是为十事菩萨班宣佛道。
于时颂曰:
晓了于佛道,解愿知罪福,
为诸佛所立,解法无自大。
分别心本净,定意之所归,
本净亦自然,随本而觉悟。
佛说是时,三千世界,为大震动,其大光明,普照十方。诸天龙神,皆来散华,以诸音乐,来娱乐佛,欢喜悦豫,皆共欣庆:幸哉!吾等宿世其德纯厚,得豫此会,服深妙议,无极道慧,何其禄厚?世尊能仁,十方慈恩,开示法藏,疗治盲冥,消化五阴、六衰、三毒、五盖、十二因缘、六十二见。示以五事:戒、定、慧、解度知见品,五眼、六通,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以成佛道。班宣开示十二部经,开化邪见六十二疑,使发道意,诸佛遥赞,菩萨悦豫。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何谓发菩萨心?何谓行法?何谓大哀?何谓缘发道心,以其所缘而兴其意?何谓见善友,发恭恪心?何谓菩萨逮得清净?何谓度无极?何谓佛慧?何谓所历?何谓菩萨力?何谓平等?何谓生觉圣?何谓说法?何谓而行奉持?何谓辩才?何谓无数?何谓为行等心?何谓行慧?何谓菩萨而不自大?”普贤菩萨答曰:“善哉!佛子所问甚为深妙,何其快哉?谛听谛听,今为仁说。”普智菩萨与诸大众受教而听。
普贤菩萨言:“有十事发菩萨心。何谓为十?发心之时,常怀大慈,护持一切众生之类。所行怜愍,察于人民勤苦之恼,如身自更,一切所有,皆能惠施。念一切智,心则为原首。念一切智,故能发意,不毁圣谊。兴从严心,学诸菩萨禁戒之要。其心坚固,亦如金刚,蠲除一切诸恶垢浊。其所生意,若如江海,导御一切诸清白法。其志强固,如须弥山,则能堪忍众庶言辞善恶音声。其所发心,造立永安,施于众生,大诚信业而心独步。智度无极,晓了诸法,随便将护。是为十事发菩萨心。
于时颂曰:
而发大哀心,将护于众生,
见之在苦恼,愍之如己身。
思惟一切智,得志所庄严,
其心如金刚,智慧如江海。
菩萨有十事行普贤法。何谓为十?于当来劫,与一切俱,普愿行仁。奉敬未至如来至真等处色法。开化众生,立菩萨行。积众德本,而誓普贤。皆能游入诸度无极。所愿和雅,具菩萨行,遵修诸法。皆欲庄严诸佛世界平等诸议。受生一切十方佛国。晓了方便,求众经典。悉乐现生于诸佛土。逮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十事菩萨行法。
于时颂曰:
悉知当来劫,奉敬诸如来,
菩萨等众生,所誓普贤行。
积累众德本,入诸度无极,
庄严诸佛土,疾成无上觉。
菩萨有十事常行大哀。何谓为十?观于众生,孤独无种,为兴大哀。察之无道,化以大悲。见贫厄众,令殖德本。将久眠寐,使得觉悟。见众生界,无有方便,化之随时。为诸贪欲所系缚者而劝护之。瞻于群萌,所遭厄难,愍之令济。睹久疾病,疗之以慈哀。离善法者,显示道议。若见众生,失于佛法,愍哀悦豫。是为十事菩萨大哀。
于时颂曰:
在世行大哀,观察于众生,
久远遭疾厄,由断德本故。
为兴无盖哀,建立于佛道,
菩萨行大慈,以开化众生。
菩萨有十事缘发道心。何谓为十?教诲众生,令顺谊律而发道心。欲除一切众苦恼患、建立人民使意永安、见于群萌在无明地使发道意、好劝众生使入佛慧、顺随正觉奉敬一切诸佛最圣、皆欲得见如来、至真。亦复乐睹诸佛色像相好威容。亦复爱喜入诸佛道故发大意。亦复敬爱十力无畏。是为十事缘发道心。
于时颂曰:
见众生所灭,为恼患所缚,
欲令至永安,故发菩萨心。
人民在无智,劝示以佛慧,
令奉三界将,常睹诸如来。
菩萨见善友,发恭恪心,菩萨初发正真道意,与善友俱,谦下恭顺,欲得务成佛一切智,故习善友,为之屈意。
见善友,发意有十事。何谓为十?奉敬自归。心无爱欲。如所闻音,则能奉行。心爱乐之。志不瑕秽。常一其心。以诸德本,合为一业。怀抱一愿。发世尊意。其志平等。所行具足。是为十见善亲友发恭恪心。
于时颂曰:
心常怀恭恪,如所闻奉行,
如喜无瑕秽,其意常专一。
合集众德本,自归于世尊,
常尊平等行,道心乃具成。
菩萨清净有十事。何谓为十?净如虚空,究竟无失。于诸色净,随众生本,而开化之。诸音清净,演不可谊,言辞众响。其辩才净,分别无量佛所说法。其慧清净,皆弃无智。所生亦净,得诸菩萨自在由已。眷属微妙,晓了众生宿世所行,而开化之。报应亦净,除去一切罣㝵阴盖。所愿解明,解诸菩萨所生一品。其行曒然,出普贤乘。是为十事得清净。
于时颂曰
菩萨有十事逮度无极。何谓为十?行度无极,一切所有皆能布施。戒度无极,具足佛禁。忍度无极,能行仁和,逮佛净力。进度无极,所行勤修而不退转。寂度无极,使意一定。智度无极,观一切法,本自然谛。慧度无极,入佛十力。愿度无极,具足普贤。神足度无极,多所变化,无所不现。法度无极,等御一切诸法本末。是为菩萨十度无极。菩萨住此,得归无上如来正真无极大慧,具足六度。
于时颂曰:
布施度无极,皆能施所有;
持戒度无极,清净佛诸行。
忍辱度无极,仁和不怀恚;
精进度无极,勤修不退还。
一心度无极,志定无愦乱;
智慧度无极,观诸法自然。
神通度无极,普入佛道力;
所愿行平等,神足道诸法。
菩萨有十事慧。何谓为十?晓解一切十方世界,其众生种,不可思议,识别诸宗。晓了诸法,不失时节。若干种形,若以一品,皆令觉知。达诸法界,能班宣慧。晓了一切虚空本末,通使无余第一佛慧。十方世界诸过去事,皆能知之。十方佛土,诸当来事,悉能见之。十方佛国,今现在事,普入教化。晓愿如来一切诸行,具入一切慧。解知去来今现在佛,皆同一行。是为菩萨十慧义。菩萨住此,其大光明,自在照耀,具足所愿,信诸佛法,则以一慧,解诸佛法。
于时颂曰:
能知十方界,众生不可计,
普令入道慧,使无若干念。
能分别诸法,平等如虚空,
佛慧为第一,能达三世事。
菩萨有十事而有所历。何谓为十?悉解诸法,为一品义。一切经典而有节限。晓了诸慧,则为一相。分别众生心念,行慧无为无数。见诸群黎,皆以一等。明识众生所行尘劳。人民志性,系缚在行。明识众生所行善恶。一切菩萨所行志愿乐不自大。如来十力建立无余而上正觉。是为十事菩萨经历。
于时颂曰:
知诸法为一,解了际限故,
众慧合一相,众生心无数。
解见诸人民,尘劳行所迷,
众结所缚束,不得普智心。
菩萨有十事力。何谓为十?一切诸法皆入自然。诸有经典,悉如所化。众义若幻。计诸法数,皆为佛法。诸所经典,悉无所倚。一切所有归三脱门。见众善友,重事奉敬。心习势力。以众德本,入无上慧道王之堂。未曾诽谤深微之慧。信乐诸佛一切智心,终不退转善拳力故。是为十事菩萨之力。
于时颂曰:
一切法自然,皆如幻化力,
诸法悉佛法,义归三脱门。
奉敬众善友,常积众德本,
入无上慧堂,笃信佛深法。
菩萨平等有十事。何谓为十?等心众生。亦等诸法。普观佛土。性行无二。因诸德本。等诸菩萨。所愿无异。诸度无极亦无差别。一切诸行,皆归同像。十方诸佛,悉为一佛。是为十平等。
于时颂曰:
等心念众生,普观众经典,
亦等诸刹土,性行不怀二。
皆合诸德本,菩萨常行慈,
所愿无若干,具诸度无极。
菩萨有十事发觉圣。何谓为十?一切诸法,但有音耳。皆归寂然。诸法如幻。经义若影。目所见者,悉因缘合。诸义业净。一切诸法悉假文字。诸事之业因其本净。道慧无想究尽本原。诸有形者,皆由法界。是为十生觉圣。
于时颂曰:
诸法悉寂然,譬之如幻化,
假喩若影响,皆由因缘生。
诸法本末净,一切无所生,
悉因其本际,无想为真谛。
菩萨说法有十事。何谓为十?演深妙法。所说义者,随时得入。讲若干事。当多宣畅诸通慧事。亦能分别诸度无极。宣示如来十种力事。解三世义。常说菩萨不退转法。咨嗟诸佛功训之德。班宣菩萨。诸佛如来平等出家。是为十事菩萨说法。
于时颂曰:
讲说深妙法,悉使入道义,
演若干之慧,多宣一切智。
演诸度无极,显示十种力,
三世无罣㝵,菩萨不退转。
菩萨有十事而行奉行。何谓为十?积累一切诸善德本。闻诸如来讲说经典,辄能受持。执一切现,舁喩说之。御导一切奉行法门。怀抱总持道义慧门。皆能断除狐疑诸著。悉以具足诸菩萨行。一切如来辩才平等开化说法。演其光辉。言皆受诸佛。所娱乐业而建立之,使得至于无上正真。是为十事说平等门而奉行之。
于时颂曰:
积累众德本,咨嗟如来法,
观诸法平等,奉宣道慧门。
弃捐诸疑著,具足菩萨行,
诸法为世门,皆令入道室。
菩萨有十事分别辩才。何谓为十?所演诸法,永无想念。分别诸经,悉无所行。诸义辩才,亦无所著。解诸法空,班宣无量。一切诸法,悉佛所立。一切所有,悉无所依。皆能分别,诸法章句。宣畅经典真谛之义。常以等心,愍于众生。应意说法,令得悦豫。是为十辩才。
于时颂曰:
讲经无想念,一切无想行,
不著于诸法,解之悉为空。
辩才无限量,诸法佛所立,
一切无所猗,解之悉本无。
菩萨有十事得自在。何谓为十?开化众生。照耀诸法。修诸德本。行无极慧。不著禁戒。所造善本,劝助佛道。所行精进,而不退还。降伏众魔。其所爱喜解了道心一切佛道。在于邪见,而成正觉。是为十得自在。
于时颂曰:
晓开教众生,得照耀诸法,
奉行众德本,自在无极慧。
心皆无所著,精进不懈倦,
降伏于众魔,道心得由己。
菩萨有十事所施无数。何谓为十?开化一切诸世闲难。众生本末亦不可计。经典之事,亦不可量。一切所作,亦无崖底。有计诸法,崖际难尽。众德之本,亦无俦匹。一切诸恶,悉无能宣。诸所志愿,亦无边际。众行所趣,无能为喩。一切菩萨独步无侣。诸佛正觉,独尊无双。是为十事所施无数。
于时颂曰:
世计不可计,众生无有数,
诸法无边际,所造亦无限。
德本无俦匹,诸恶无处所,
菩萨无等侣,诸佛无俦匹。
菩萨有十事为行等心。何谓为十?等心积德。志愿同等。众生身意,亦无有二。入于人民罪福所趣。普游诸法。视诸佛土,净秽同一。劝化众生,使入笃信。等心诸行及众妄想。皆入诸佛十力无畏。悉由如来平等之慧。是为十等心。
于时颂曰:
等心积德本,兴显一切愿,
平等众生心,罪福无殊异。
普入诸经典,等观诸佛土,
愍念诸众生,使入无异行。
菩萨有十事行慧。何谓为十?晓了众生,当归解慧。遍入诸国若干刹土,未入者入之。游诸贪网,除去臭秽。所游诸界知其增减。晓了诸法,各各有异。或复一品,普能周旋。众界音声,解世闲众想。所住颠倒,所念各异。以一言辞,普入一切诸法言教。如来威变,建立法界。一切众生,处在三世。诸佛入中,训诲无废,皆令入道。是为十事菩萨行慧。
于时颂曰:
信解众生界,普入诸佛土,
悉至于十方,等观诸世界。
诸法无若干,入不可计身,
如来所变化,开度于三界。
菩萨有十事而不自大。何谓为十?不轻慢人,蚑行喘息。身心谦下,不轻易人。不以刹土而自贡高。若得奉敬,不怀自大。不以好音,而自叹誉。行愿备悉,不以绮饰。开化众生,离于懈怠。成至正觉。常怀哀愍。讲说经典。不咨嗟身,有所建立,而不自大。是为十事不自大。
于时颂曰:
不轻慢众生,得刹土不悦,
而奉敬不欢,离于好音声。
无贪诸所愿,开化于众生,
得成最正觉,颁宣大道慧。”
说是法时,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阿须伦、迦留罗、甄陁罗、摩睺勒莫不欢喜,咸发道意。
师子、虎、狼、熊、罴、鹿党、鱼、鳖、鼋、鼍、诸小小虫,皆有慈心,无相害意,闻所说法,各各欢喜,而发道意。
诸天散华,其落如雨;烧众名香,郁如云兴;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当尔之时,莫不喜敬。
度世品经卷第一
壬寅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敕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