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原发微卷之八
鲁斋鲍云龙景翔编著
虚谷方回万里校正
少阳
星象繁难,不胜其说。星者,元气之英也。邵子曰少阳为星。张灵宪曰:中外之官,常明者百二十有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者二千五百,微星之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罗君常与予言:星家爱𠲮人,使人不知头绪。欲识万象之森罗,不出五行之指诀。自太极判而为阴阳,阴阳播而为五行。五星者,五行之精也。日月五星,是为七政,散在四方,方有七宿,合中央之北斗言之,则有五七三十五名,皆不离乎五行也。故班固曰: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人皇位三德五事于中,分为三才,孰有外于五行者。欧阳子曰:尧命羲和考中星以正四时,为道犹简。降及后世,其法渐密,必积众人之智,然后能极其精微。三代中间,遗文旷发,六经无所述,天人之事难言矣。今所存者,惟以五行为主,非敢以星翁历史为比也。
○邵子曰:五星之说,自甘公、石公始也。
五星之说,古未有闻,虞书但曰抚于五辰而已。至甘、石则尽露矣。石申,魏人,著星经。甘德亦同时。星有三色,所以别三家之异,出于石者赤,出于甘者黑,出于巫咸者黄。紫宫中外诸星,亦出三家。总数三百八十三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其施于浑家者,惟天极北斗二十八舍为占候之要,其余载者,所以备上象之全体而已。
○张子曰:五纬,五星之精也。
班曰:五星东行,天西转,常星为经,五星为纬,交相经纬,以成天文也。五行精气,其成形在地,则结为木、火、土、金、水。其成象在天,则木合岁星居东,火合荧惑居南,金合太白居西,水合辰星居北,土合镇星居中央。在人则木之神曰仁,属貌,火之神曰礼,属视,金之神曰义,属言,水之神曰智,属德;土之神曰信,属乎。思与心分旺四时,则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各旺七十二日。土旺四季,辰、戌、丑、未之月各十八日,合之为三百六十。其为色也,则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其为分野各有归。更旺相休废,其色不同。王则光芒,相则内实,休则光芒无角不动摇,废则光少色白圜者,丧;赤圜者,兵。青圜者,夏水;黑圜者,疾,多死;黄圆者,吉。白角者,哭泣之声。赤角者,犯我城。黑角者,水行穷兵。太史公曰: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五谷蕃昌。春风秋雨,冬寒夏暑,日不食朔,月不食望,是为有道之国,必有圣人在乎其位也。
○岁星
木性柔直,史氏谓其主司天下人君之过,主岁五谷。分四七宿为十二次,一岁行一次。太岁在子、午、卯、酉四仲,则岁行三宿。太岁在寅、申、巳、亥四孟及辰、戌、丑、未四季,则岁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而行二十八宿。岁星十二岁一周天,为一纪。太岁为阴,左行在寅。岁星为阳,右转在丑。太岁在卯则岁星居子,在辰则岁星居亥之类。又为太岁。在寅则岁星正月最出东方,在卯则二月晨出东方。以此而推,余皆可见。岁星所在,其国有福。失次则所冲之地有祸。过次者殃大,过舍者殃小,不过则无咎。张曰木乃一岁盛衰,辰者一月一交之次,有岁之象也。
○荧惑
火性激烈,使主执法,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出行列宿,司无道,出入无常,二岁一周天。张曰:火者阴质,为阳萃焉。然其气比日,故其迟倍日。盖火星自有入无,自无入有,受天地变化之气为之。
○镇星
上性重厚,戊已居季夏四时之中,如人有心,四肢百骸无不统。故四星皆失,镇星为动。一曰主女象,又曰天子之星。天子失信,镇星大动。常以甲辰元斗之岁,镇行一宿,二十八岁一周天,所居之次殊久,其国德厚。张曰:镇星其行最缓,亦不纯系乎地。
○太白
金性坚刚,主司兵,阴星也。出东当伏东,出西当伏西。班曰:常以正月甲寅与荧惑出东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四十日又出东方。出以寅戌,入以丑未,大率一岁一周天,仅与日月同。
○辰星
水性平淡,主形法之得失,是正四时,常以春分见奎娄,夏至见东井,秋分见角亢,冬至见牵牛。出辰戌,入丑未,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亦一岁一周天。或曰水星为辰星,时有十二辰,月有十二会,散在天地间,无往而不为润泽。出非其时,寒暑失节,故为太一之象。盖水火二星相须,火或有或无,水或盈或涸,皆得天地变化之气。
张子曰:金水附日前后进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
星经曰:太白辰星附日而行,速则先日,迟则后日。速而先日,昏见西方;迟而后日,晨见东方。诗疏云:日未出前,能开导日之明,故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后,有明言,能长续日之明,故谓明星为长庚。韩诗外传又曰:太白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意者金水平分,二星亦可互言。孙炎曰:明星,太白也。晨出东方,高三舍,今曰明星。昏出西方,高三舍,今曰太白。然则启明是太白矣。长庚不知何星,或一星出东西有异名,或二者别星,未能审也。朱子断之曰:长庚,水星;启明,金星。金在日西,日将出则东见;水在日东,日将没则西见。斯言尽矣。张平子曰:摄提、荧惑见,晨附于日;太白、辰星见,昏附于月。当别考。
○程子曰:天地真元之气,凑合在历数中,则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所以生圣人也。
历推上古浑元之初,岁名焉逢甲,摄提格寅,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皆合在子,故有合璧连珠之瑞,以应颛帝建历之元也。又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为高帝受命之符。又宋乾德五年三月,五星如连珠,分在降娄,为天下文明之象。程子所谓天地真元之气,非游气所能杂,故能凑合以生圣人。又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亦是如此。今姑举三者以验造化之符耳,他不暇悉也。予尝考之,武帝改元而曰太初者,慕颛帝改元以合其瑞耳,非武帝时实有其象也。东坡苏氏曰:金水常附日不远,十月日在箕尾,此所以疑其妄。以余考之,秦以十月为正,十月乃今之八月,而得七月节,则日犹在轸、翼间。金、水聚于井,亦不甚远。坡说亦本于汉注耳。五星聚奎,又在鲁分,自是天下始太平。见窦仪之言。
○朱子曰:纬星,阴中之阳;经星,阳中之阴。五星皆地上木、水、火、土、金之气上结而成,却受日光。
经星是阳气之余凝结者,闪烁开合,其光不定。纬星有芒角,其本体之光亦自不动,皆受日之光也。朱子曰:经星昼夜左旋,一周而有余,天有十二次,今织女星在汉旁,终日七襄者,自卯至酉,当更七次。尔雅注曰:五星皆右行于天,二十八宿则著天体不动,故为经星。五星为纬,若织之经纬然。五纬惟辰星难见,而血之流行于肌肉之间者至幽也。辰星属坎为水,善隐伏,沅济沱潜之水,潜行千余里而后见。营室、天子宫皆中宫。经星纬星动为阳,而太白、辰星为阴。经星不动为阴,而析木、鹑首为阳。
○邵子曰:阴中之阳,星也。星之至微如尘沙者,陨为堆阜。又曰:星陨地为石。
星阳之余,五星为人五脏,诸星如人四肢、百骸、精血,神守精存,则丽其职而宣其明,神歇精𭣧,则如人之有死,是以星陨则石。朱汉上曰:精𭣧气歇,坎极离见,乃有陨星,其光烛地,离也。陨为石,为堆阜尘沙者,艮也。光耀既散,气凝为石,亦犹人之体魄降于地也。
○日月五星俱起牵牛之初。
即汉太初历十一月朔旦冬至也。汉刘氏曰: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牵牛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且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汉宋衷曰:冬至日起牛宿一度,斗建子位。杜预曰:十二次从星纪起而右旋。尔雅曰:星纪起牛斗、牵牛也。郭注曰: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也。传不曰冬至,曰日南至,盖谓日自鹑尾而来,至牵牛也。日中景最长,以此知其南至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逸周书曰:维十有一月,既南至,昏昴毕,日践长,微星动于黄泉。是月也,斗建子,始昏指北,日月俱起牵牛,右回而行,月周天起一次而与日会,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会于十有二辰,终则有始,是谓日月权舆。愚谓造化渊微,非合数说不足以明之。
○星经难曰:视盖橑与车辐,近杠毂则密,益远益疏。今北极为天扛毂,二十八宿为天橑辐,今疏密不同,何也?
橑辐者,取周礼辀人盖弓二十八以象星,轮辐以象日月。日与月会,一月一周天,又行一辰,遂及日而合宿。天圆如两盖相合,南北极犹两盖扛毂,二十八宿犹盖之弓橑。赤道横络天腹,如两盖相交处。赤道北为内郭,如上覆盖;赤道南为外郭,如下仰盖。赤道正在天中,如合缝处,黄道横过,是在那赤道之间。故列弓橑之数,近两毂则狭,渐远渐阔。亦犹列舍之度,近两极则狭,渐远渐阔;至赤道则极阔也。圆图近南星度,当渐狭则反阔。横图去两极皆阔,失天形矣。今考天形,为覆仰两圆图,以图心为极,赤道以北为北极内宫星图,赤道以南为南极外宫星图。两图相合,全体浑象,则得星度阔狭之势,占候不失。北极曰上规,南极曰下规,赤道横络者曰中规。中规阔,上下两极处极狭也。欧子曰:盖天则南度渐狭,浑天则北极寖高。二说当阙疑可也。
○周礼星土辨九州封域,皆有分星。
分星,礼经所载,不可磨也。其说有三:伶周鸠曰:岁星所在,则我之分野,古堪与书亡后郡国所入,非古岁星,或北或西,与古受封所在不同一也。唐虞及夏万国,殷周千七百七十三国,并依附十二邦,以系十二次之星,法先王命亲之意,以主祀为重。如封阏伯商丘,主辰,为商星,商人是因;封实沈大夏,主参,为夏星,唐人是因。唐后为晋,参为晋星。二也。今以分野次舍考之州,青在东,玄枵在北,雍在西,鹑首在南,以至扬东南、星纪北,冀东北、大梁西,徐东、降娄西,豫与三河居中,大火在正东,此躔次之最差者三也。三说不同,识者当自择之。
○传曰:五纬兴周。
国语曰:武王伐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辰在斗初,星在天鼋。愚尝考之,周之兴也,鹑火直轩辕之虚,稷星系焉。房与岁星相经纬,以属威灵仰之神,后稷感以生焉。鹑首又当山河之右,太王以兴,而后稷封焉。及周师之出也,日在箕十度,则析木之津;月在房四度,则升阳之驷。又三日,得周正月庚寅朔,日月会南斗一度,则辰在斗柄也。是时火星与周师俱进,而水星伏于天鼋,所以告颛帝而终水行之运。自天鼋及析木,岁星及鹑火,又退行而旅于鹑首,而后进及鸟帑,所以反复其道,以经纶周室者,岂人力哉?宜其卜世三十,历年八百,为古今有道之长也。星象昭昭,讵不信乎?后世欲以人力胜之,乌乎可?
○春秋传曰:二十八宿,分在四方,方有七宿,共成一象。虫兽在地,有象在天。东苍龙,西白虎,皆南首北尾。南朱雀,北玄武,皆西首东尾。从角起而左旋。
尔雅:寿星,角亢。郭注:数起于角,列宿之长,故曰寿星。方有七宿者,第斗至璧,是谓星武。第奎至参,是谓星虎。第井至轸,是谓星鸟。第角至箕,是谓星龙。环列四方,随天西转,方有定星,星无定居,故隐见各有其时。林氏曰:鸟、火、虚、昴,皆分至之昏,见于南方正午位之中星。仲春之月,七宿各居其方位,故星火在东,鸟在南,昴在西,虚在北,日在昴,入于酉地,则初昏时,鹑火见于南方正午之位。当是时,昼夜各五十刻,是为春分之气。至仲夏之月,则鸟转而西,火转而南,虚转而东,昴转而北,日在星入于辛地,初昏之时,大火、房心见于南方正午之位。当是时,昼长夜短,昼六十刻,夜四十刻,是为夏至之气。至仲秋之月,则火转而西,虚转而南,昴转而东,鸟转而北,日在心,入于酉地,初昏之时,虚见于午。当是时,昼夜分亦各五十刻,是为秋分之气。至仲冬之月,则虚转而西,昴转而南,鸟转而东,火转而北,日在虚,入于申地,初昏之时,昴见于午。当是时,昼短夜长,昼四十刻,夜六十刻,是为冬至之气。分至之气既定,则十二月之气无不定矣。星鸟以象言,星火以次言,虚昴以宿言,互相备也。愚谓天地四时之气,皆不外于中。子午者,二至之中,亦天地之中。卯酉者,二分之中,亦阴阳之中也。以二十八宿之中星至于中而止,圣人出而致中和以位天地者,亦曰执中而已。
○七宿之星数
星龙之星三十二,星武之星三十五,星虎之星五十一,星雀之星六十四,合之而一百八十二星。
○七宿之度数
星龙之度七十五,星武之度九十八四分度之一,星虎之度八十,星雀之度百二十,合之而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三里,分为十二次。
○七宿之分野。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辰在丑,谓之赤奋若,律中黄钟,斗建子,今吴、越分。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次玄枵,一名天鼋,辰在子,曰困敦,律大吕,斗建丑,今齐分。自危十七度至奎四次,豕韦,一名娵訾,辰在亥,曰大渊献,律太簇,斗建寅,今卫分。奎五至胃六次降娄,辰在戌,曰阉茂,律夹钟,斗卯,今鲁分。胃七至毕十一次大梁,辰酉,曰作噩,律姑洗,斗辰,赵分。毕十二至东井度十五次实沈,辰申,曰涒滩,律中吕,斗巳,晋、魏分。井十六至柳八次鹑首,辰未,曰协洽,律𤯾宾,斗午,秦分。柳九至张十七次鹑火,辰午,曰敦牂,一名大律,于律为林钟,斗未,周分。张十八至轸十一次鹑尾,辰已,曰大荒落,律夷则,斗申,楚分。轸十二至氐四次寿星,辰在辰曰执徐,律南吕,斗酉,韩分。氐五至尾九,次大火,辰卯,曰单阏,律无射,斗戌,宋分。尾十至斗十百三十五分而终。析木,辰寅,曰摄提格,律应钟,斗亥,今燕分。愚按:司农郑氏曰: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国。是以二十八宿分配十二辰,与七政互行,一左一右,相为经纬,所以两其五行,以成天地四时之造化。
○东宫苍龙,角为五帝坐庭,亢为宗庙,氐为天根,房为天府,心为明堂,尾为人子,箕为敖客。灵宪曰:苍龙连蜷于左。
左为青龙,属木居东,又分为小象者七。星家名:角木为蛟,亢金为龙,氐土为貉,房日为兔,心月为狐,尾火为虎,箕水为豹。日月居中,五星纬外,析木会寅,大火会卯,寿星会辰。
○角
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其内天庭,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龙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右角为将,主兵。星明大,王道泰,贤在朝。荧惑犯天田,旱。郊祀志:汉祖建灵星祠。
〇亢
四星,天子之内朝也,为疏庙,主疾疫,总摄天下奏事、听讼、理狱、录功。
〇氐
氐四星,王者之宿宫,后妃之府。前二星适,后二星妾。单子曰:天根见而水涸。尔雅曰:氐,天根也。角亢下系于民,若木之有根,宋分。
〇房
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中间为天衢,七曜由其中,则天子和平。亦为天驷、天马,主车驾。国语曰: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隋志曰:五纬入房,启姬王肇迹。
〇心
三星,天王正位也。中星为明堂,天子为大辰,主天子赏罚。前星为太子,后星为庶子。大火为大辰,大中,寒暑乃退。律书云:心言万物始有华心。唐志曰:易雷承乾曰大壮,房以象焉。心为乾精,而房升阳之驷也。房,日月之所在。钩命决曰:岁星守心,年谷丰。洪范曰:重华者,谓岁星在心。岁星一名摄提,一名重华。左传:心为火,五月火始昏死诗。三星在天。
〇尾
尾九星,上第一星后,次三星夫人,次星若后嫔妾,第二傍一星名曰神宫。苍龙之尾为九子,色均明,后宫有叙,多子孙。丙子辰,龙尾伏辰左尾,言万物死生如尾。
〇箕
箕四星为后宫后妃之府,亦为龙尾,为敖客,主口舌。亦曰天津,主八风。凡日月宿在箕东壁、北方星,翼轸巳上风起。又曰天鸡,又曰傅说骑箕尾,比于列星。晋志曰:傅说一星在尾后。诗疏曰:箕在南而斗在北,故南箕北斗。愚尝以卦参之,龙属东方震,震,动重阴之下,龟吐气,蛇起蛰,出而善变化者,龙也。卦直春分以后,辰为苍龙之次,动则变。故龙以春分升而为雷出地奋之豫;以秋分降入为雷泽归妹之象。盛夏疾雷,木拔龙起震,木位于卯也。亢曰龙雷同类。玄之中以次三为龙,占家以甲乙寅卯为龙。天文角为蛟,亢为龙,翌为蛇,轸为蚓。角、亢,辰也;翌、轸,巳也。自春分至芒种,震治也。而辰巳为翌,故曰气之散也。房为天驷,又为苍龙之次,故马亦曰龙马。志言:五纬入房,姬王肇迹者,亦兴王之嘉瑞也。五马一化为龙,说亦本此。其象曰天田,曰农祥,曰多子,皆以应东方之春。
〇西宫咸池,奎为沟渎,娄为聚泉,胃为天仓,昴为白衣,会毕为边兵,觜觿为虎首,参为斩艾。灵宪曰:白虎猛,据于右。
右白虎,属金,居西,又分为小象者七。星家名奎木为狼,娄金为狗,胃土为雉,昴日为鸡,毕月为乌,觜火为猴,参水为猿。日月居中,五星纬外,降娄会戌,大梁会酉,实沈会申。
〇奎
十六星,天之武库,一曰天豕,亦曰封豕,主兵禁暴,又主沟渎。月令:仲春,月在奎。季夏,奎旦中。
〇娄
三星为天子,主苑囿、牺牲,供给郊祀、大享,多子孙。明则天下和平。唐志:日会在娄,为大臣忧。
〇胃
三星,为天厨、天仓,五谷之府,动则有输运之事,明则天下和平。季春,日在胃。
〇昴
七星,天之耳也,主西方狱事,又为毛头胡星,明则天下牢狱平。书:日短星昴。
〇毕
八星,曰罕毕,为边兵,主弋猎,又主远兵。黄道所经,天子出,旄头罕毕以先驱,此其义也。正义云:箕毕,尚妻之所好。中央土气为风,东方木气为雨,木克土为妃,故箕星好风,是尚妃之所好也。毕属西方,金气为阴,克东方之木为妃,故好雨而尚妻之所好。又申寅两相冲破,申来逆寅,寅被逆,故为飙风;寅来破申,申被逆,故为暴雨。
〇觜
三星,为虎首,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明则军储盈,将势得。月令:仲秋旦觜觿中。
〇参
十星,一曰参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铁𨱆,主斩刈杀伐。又为权衡,所以平理,又主边城。参十星为白虎之体。中三星横列者,三将也。下三星斜列曰伐,天之都尉,主胡、鲜卑、戎狄之国,故不欲明。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东北曰左肩,主左将。西北曰右肩,主右将。东南曰左足,主后将军。西南曰右足,主偏将军。故黄帝占曰:参应七将,七将皆明,天下精兵。伐星明与参等,大臣皆谋起兵。参为白虎三星有一者为衡,西有勾曲九星: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愚以易参之虎属西方,居兑,兑金禀收敛肃杀之气,有虎象焉。履言履虎尾者,内卦兑也。革言虎变者,外卦兑也。颐言虎视耽耽者,有伏兑也。象言参为白虎者,参,申也,参据猛虎之首,有斩刈杀伐之威。东有大狼,狼亦虎类也,是以为天之将星。七宿中有取武库、天仓者,亦以应揫敛之秋。〇南宫朱鸟,井为水事,鬼为祠事。柳为鸟,主草木。星为鹑火,主急事。张为素厨,主觞客。翼为羽翮,主远客。轸为车,主风。灵宪曰:朱雀奋翼于前。
前为朱雀,属火,居南。又分小象者七星家名井木为犴,鬼金为羊,柳土为獐,星日为马,张月为鹿,翼火为蛇,轸水为蚓。日月居中,五星纬外,鹑尾会已,鹑火会午,鹑首会未。
〇井
八星,天之亭候,主水衡事,法令所取平也。正义曰:参旁之东有王井,故曰东井。王用法平,则井星明而端列。东井,京师分。又曰:荧惑犯东井,旱。
〇鬼
五星,天目也,主视明察奸谋。明则五谷成。又云:主死丧。
〇柳
八星,天之厨宰也,主尚食,知滋味,又主雷雨。朱鸟之口,故曰鸟喙。尔雅:味谓之柳。味即喙,亦作噣,左传:味为鹑火。天官书为鸟喙,主草木。又季夏日在柳,季秋旦柳中。
〇星
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绣。又七星为颈。
〇张
六星为溯鸟受食处,主珍宝、宗庙所用天厨饮食赏赍之事。明则王道昌。汉志主觞客,晋志朱张为鸟星,故为羽虫。
〇翼
二十二星,天之乐府俳优,主夷狄、远客、负海之宾。明则大礼乐兴,动则四夷使来。离徙,天子举兵。翼为羽翮,主远。
〇轸
四星为车,主车骑,亦主载任。有军出入,皆占于轸。又主冢宰辅臣,亦曰鸟帑、鸟尾,又主风,与巽同位。又轸为首。愚以易参之,离南方,为飞鸟,象朱雀也。史言流火为乌,又为日中之乌。午为鹑火之次,未为鹑首,巳为鹑尾,其味在柳,其翼在翼。柳,午也,离也;翼,巳也,巽也。卜楚丘论明夷之谦曰:当鸟即朱鸟也。归藏初巽曰:有鸟将来而垂其翼。翼为鹑尾,故称飞鸟。鹑雉之属,飞必附草,岭南孔雀之类也。七星为马,于辰为午,故马为火畜,午为火。蚕为马首,龙星之精,故马蚕同气,蟹鳖龟卵皆有黄离也。七宿中有鬼舆、天目七星,主文绣,皆以应于南方离明之象。
〇北宫玄武,南斗为庙,牵牛为牺牲,婺女为天孙女,虚为哭泣之事,危为盖屋,营室为清庙,东壁为文章。灵宪曰:灵龟圈首于后,后为玄武,属水居北。又分小象者,七星家名,斗木为蟹,牛金为牛,女土为蝠,虚日为鼠,危月为燕,室火为猪,壁水㺄。日月居中,五星纬外,玄枵会子,星纪会丑,娵訾会亥。
〇斗
南斗六星,天庙,亦为寿之期。又丞相太宰位,主褒赏进贤,禀授爵禄,又主兵。南二星天梁,中二星天相,北二星天府庭。斗星盛明,王道和平。传曰:辰在斗柄,日月会南斗。
〇牛
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后志云:七曜之起,始于牵牛。此三星,河鼓。河鼓亦名牵牛。律书:牵牛,言阳气行,万物出也。博物志:张骞乘槎穷河源。严君平占:客星犯牛斗。又云:太白犯牵牛,将军凶。
〇女
婺女四星,又曰须女,主布帛、裁制、嫁娶。须,贱妾之称,妇职之卑者。其北织女,天女孙也。
〇虚
主北方邑居、庙堂祭祀、祝祷事,又主哭泣之事,又冢宰之官。书宵中星虚。
〇危
三星,主天府、天市、架屋。危为玄枵,耗神也。虚亦耗神。
〇室
营室二星,天子之宫,又有军粮之府及土功事。星明国昌。一曰玄宫,二曰清庙。室二星谓之定。定,正也,主土功事。诗云:定之方中。
〇壁
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诗疏云:壁者,室之外院。箕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星明,王者昌,道术明,国多君子。岁星守之,五谷以水伤。月令:仲冬,昏东壁中。以易参之,斗本北方,为坎,北宫龟形乃其本象,又分为龟蛇两物。于宝以坎为狐,虞翻以艮为狐,天文以心为狐,互发也。运斗枢曰:玉衡散而为鼠。玉衡,斗星,亦坎也。牵牛在丑,北星河鼓亦名牵牛,言阳气行而万物出也。女须四星贱,织女三星贵,妾与天女异分也。天牢六星,在斗魁下,贵人之牢也。贯索九星在招摇前,庶人之牢也。北七宿中多言宗庙祷祠者,以北方幽阴,鬼神之窟宅也。言宫室女工以应冬候,阴极阳生,是以列宿皆起于牵牛之初。
〇中宫天极五星,勾陈六星,皆在紫宫中最尊者也。灵宪曰:黄神轩辕于中。
天五居十干中,为戊己,属土,应天极五星。地六居十二支中,为辰戌丑未,属土,应勾陈六星。在天为辰,在地为土,故张氏以黄神目之。其曰五宫五七三十五名者,以北斗七星为帝车,以斡旋造化也。
〇天极五星
星家言四帝,侠黄帝中坐者,东帝威灵仰,南帝赤熛怒,西帝自招矩,北帝叶光纪,即月令木火金水并中央土为五是也。或谓天一而帝五,何也?曰此不过借主宰之名,以言五行之气,各有攸统尔。
〇钩陈六星
六星土,象坤数六也。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主御群灵。抱极枢四星曰四辅,隋志曰在紫微宫中。班固曰周以勾陈之位,盖土居五行中,而四时之气无不备。勾陈居龙虎鹑龟中,而四方毛羽甲鳞之虫无不统,所以为中宫之卫欤。
〇灵宪曰:在朝象官,在人象事。
〇三台星
六星,两两而起,一曰天柱,三公之位。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乙蹑以上下。一曰泰阶,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下星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庶人。又曰上台司命为太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司空。三能台色厽,君臣和;不齐为乖戾。三阶平,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宜,天下太平。六符者,六星之符验也。
〇文昌星
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符,主集计天道。史天官曰斗魁戴魁六星,一上将,二次将,三贵相,司命、司中、司禄,与三台同。
〇尚书五星
为天喉舌,斟酌元气,运平四时,赋政四海,共治天下。
〇少微星
四星,在太微,士大夫之位,一曰处士,或曰博士官。南第一星处士,第二星议士,第三星大夫。明大而黄,贤才举。
〇郎官十五星
在帝座东北,一曰依乌郎府,周官元士,汉光禄、中散、谏议郎,是其职也。
〇传说一星
在箕尾后,主。愚谓一星应在朝一官前,星为太章,祝巫官也。子三台为三公。文昌六星为尚书六部。北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王喉舌。天有传说星,人有传说相,天有王良策马,人有王良善驭,如此之类,难以徧举。
文星。
〇东壁
二星,主天下文章图书之府,星明王道行,国多君子。
〇五星聚奎
见前五星连珠注。
〇柱下史
极东一星主记过,左右史之象。
〇六甲
六星在华盖旁,分阴阳,配节候,布政教。
〇华盖
晋志:上九星,华盖;下九星,扛盖之柄,所以覆帝座。诗:为章于天。
〇织女
三星,天孙也,主果蓏、丝帛、珍宝、嫁娶。诗:终日七襄。东坡云:天孙为织云锦裳。
武星。
〇天将军
十二星,在娄北,主武。中央大星,天之大将也。外小星,吏士也。大将军摇,兵起,大将出;小星不具,兵发。
〇郎官
一星,在郎位北,为武备。
〇骑官
二十七星,在氐南,为天子虎贲,主宿卫。
〇虎贲
一星在太微北,旄头之骑士也。
〇羽林星
四十五星,在营室南,一曰天军。
〇垒壁星
十二星,在羽林北,羽林之垣壁也。三军位为营室。
〇参旗
九星,在参西,一曰天旗,一曰天弓,主司弩弓之张,候变。
〇九斿
西南九星,天子旗也。
〇左旗右旗
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一曰三武大将军居左右二将之中也。旗九星在鼓旁,相为旌表。又河鼓星,亦名牵牛,非也。隋志曰:河鼓三星。唐天文志曰:河鼓,将军象也。
〇天枪
三星,在北斗杓东,一曰天钺,天之武备。
〇弧
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
〇天棓
五星,天子先驱也,忿争御难,皆所以备非常。一星不具,国兵起。〇招摇
一星,与斗相应,胡来受命。中国明而不正,则胡不受命。
〇天廐
东壁十星曰天廐,主马之官,主驿亭,主刻漏,与晷刻并驰。
〇王梁
天驷一星曰王梁荣马,车骑满野。晋志曰:王良,亦曰天马,亦梁为天桥。故或占车骑,或津梁道。愚曰:文武并用,长久之道。然在朝为郎官,其星十五,野为郎将,星止于一,天之示人至矣。
民星。
〇房星为农祥
在东七星中。立春日,晨星中于午,为农祥。占曰:百谷熟。
〇农文人
在南斗西南,老农主穑也。
〇天鸡
主候时以催耕。
〇牵牛张骞乘槎事,见河东牛郎耕,河西织女织,虽未必,然于世教有补,况七曜起于牵牛,道阳气以出乎!尔雅:河鼓、牵牛一星,李巡、孙炎二七。李曰:二十八宿名。孙曰:河鼓在牵牛北。
〇犁曲九星
六星大而明,余三星小而暗,耕时柄向上。
〇天田
九星在牛星南。又曰:苍龙左角为天田。
〇水府
在东井西南,主水官。
〇罗堰
九星在牵牛东,壅水潦为灌溉之渠。
〇四渎
江、河、淮、济之星。
〇斗
五星在官南,主平量,仰则天下牛斛不平,覆则岁穰。
〇内杵臼
七星,主给军粮。客星入,兵起。东府南三星曰内杵,四星曰内臼。
〇天江
在尾北,四星不具,津梁关道不通;动摇,大水出。
〇天船
九星,一曰舟车,以济不通。中一星曰积水,候水灾,亦主水旱。均明则天下安。
〇天钱
十星如贯钱之状,在北落门西北。
〇天籥
在斗杓西,主关闭。
〇天市垣
隋志:垣有二十二星,在房星东北,主权衡,主聚众。市中星众,润则岁实,稀则岁虚。荧惑守之,戮不忠之臣。彗孛守之,为徙市易郡。帝座一星,在市中,天庭也,光而润,天子吉,威令行。候一星在帝座东北,主伺阴阳。宦者四星在西南,不欲大明,则辅臣强。易曰: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天下之民从之。神农取诸噬嗑以此。
〇人星
南五星曰人星,主静众庶,柔远近。一曰卧星,主防淫佚。
〇老人星
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日见于丙,春分之日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不见则兵起。
〇天乳
亢北一星曰天乳,主甘露。
〇格滓
炎火之状,黄白起地,下大上锐,其见也,不耕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客。
〇景星
德星也。又曰天腥常出有道之国,生于晦朔,助月为明。腥,明也。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黄星,青方中有一黄星,三方星合为景星。
〇天社
舆鬼之南六星曰天社,其位坤,其气未,其神共。工氏之子勾龙平水土,故祀以配,其精为星。
〇天稷星
五星,在七星南。稷,农正也,取乎五谷之长以为号。
〇天庙
张南十五星曰天庙,天子之祖庙也。虚危为宗庙,子之气。愚谓生民之功,起于后稷,力农以配天,则景星见而甘露降,天象昭昭,岂不信乎?
〇邵子曰:星为昼,要义曰日夜分,谓昼夜刻漏。马氏曰:昼五十刻,夜五十刻,据日出日入为限。蔡邕云:星见为夜,日入后三刻,日出前三刻,皆属昼。昼有五十六刻,夜有四十四刻。郑云:日中星以为日,见之漏五十三刻,不见之漏四十五刻,与蔡校一刻。愚按,邵子以离为星,星为昼,辰为夜。日出则星没,日没则星出,皆人所共睹,故今以此定昼夜也。
〇星变五纬行度,与七政互相表里,分布四方,用告祸福。故曰彝伦失序,则星辰乱行。岁星一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岁而周天。荧惑日行三十三分度之一,三十三岁而周天。镇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二十八岁而周天。太白日行八分度之一,八岁而周天。辰星日行一度,一岁而周天。是五纬所行之度数,与二十八宿共为天体,一有差舛,则在天为水旱,在人为殃咎,在国为兴亡。人能修德以禳之,则庶乎获免。不然,积毫芒而成寻丈,可不畏哉!今略具星变于后云。
〇彗星之变
公羊传曰:有星孛于大辰者,彗也。何休曰:邪乱之气,扫故置新之象。纬书曰:其形长丈,彗有五色,色苍,侯王破;赤,强国恣;白,兵大作。愚尝详考其变矣。鲁文公时,彗在北斗,后楚以夷狄深入诸夏。春秋:齐侯禳彗,晏子曰:不可,是天教民,民将流亡。始皇十五年间,彗四见,长或竟天,遂兼六国,攘四夷,死人如麻。汉元光五年七月,彗东入太微,至幸臣五十余日,致中常侍赵忠奸乱之应。汉哀建平二年三月,彗出牵牛七十余日,卒贻王莽篡国之祸。宋景定甲子,彗出柳宿,律中蕤宾,为鹑火之次,妖焰贯于半天七十余日。惟秘书郎又疏曰:彗犯柳宿,著见尤异。政涂宥府,此端门次辅之星,今以孔光、崔烈而变为彗;甘泉法从,此文昌、华盖之星,今以元积、贡禹而变为彗。给舍台谏司过之星,今以鸣凤化寒蝉,仗马喂𫇴豆而变为彗。又有大彗者在焉,为商君相业而尚功利,为介甫擅权而谓天变不足畏,切中时病矣。惜言未及行,不及十稔,国随以灭,悲夫!
〇蚩尤为旗之变
类彗,后曲象旗,黄上白下,荧惑之精,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〇天狗堕地之变
状如大流星,有声如雷,望如火光炎炎中天坠地类狗,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锐千里,破军杀将。孟曰:亦太白之精。
〇太白经天,数有盈缩之变。
盈缩者,日方南太白居南,日方北太白居北,为羸,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方南太白居北,日方北太白居南,为缩,侯主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又太白在南,岁星在北,名曰牝牡,年谷大熟。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不破国,必亡国。经天者,日阳也,日出则星亡。昼见午上为经天,与日争明,是为乱纪,天下革,民更主,人民流亡,强者弱,小者强,女主昌。莽,地皇时在太微中,烛地如月光。太微,天子庭也。是年大兵入天子庭,至渐台,斩莽首。愚曰:是二星者,不必远引。庚午秋,天狗星堕,未几大将殂。巳丑夏,太白经天,明年白波浪起,并前甲子彗三大异星,子年七十,皆目所亲睹,故特书之。
〇太白主兵,荧惑主内乱,月主刑,其变有三,三者失度,有乱臣贼子伏尸流血之兵。
〇枉矢星之变
物莫直于矢,直而枉,操矢者,邪人也。昔项羽救巨鹿,枉矢西流,遂坑奉屠咸阳,以乱伐乱。
星聚为祟之变。
水、木、火三合东井,占曰:外有兵与丧。王星入舆鬼,木、火、金合虚如连珠,皆为死丧。三星在斗,戮将死。相、火、金、水三星合轸,金、水合于东井,皆为白衣之会。汉文帝时,天子四衣白衣临邸第者,此也。唐天宝中,五星聚箕、尾,占曰:有德庆,无德殃。至德中,木、火、金、水聚鹑首,从岁星也。木、火阳,主中邦;金、水阴,主外邦。阴与阳合,中外相连以兵。以此见五星之聚,有吉有凶,不可枸一。
〇流星之变
汉元延中,日晡时,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余丈,赤白,从日下东南去,或大如盂,或如鸡子,燿燿如雨下,至昏止,其占为天子失势,后王莽篡国。建武中,小流星百枚以上,或西南东北四面行,其占为小民流徙,后应征公孙述民流。流星大如杯,从织女西行,后光烈皇后崩,流星出文昌,将相,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榣如龙蛇形,已而王商自杀。晋志曰:尺使也。星大者使大,小者使小。自上而下曰流,自下而升曰飞,大曰奔,亦流也。声隆隆者,怒之象。小星流者,庶民之象。大如月者,人主之象。天星尽摇,民劳之象。
〇附耳星之变
西毕大星旁小星附耳摇动,有谗乱在侧。
〇天谗星之变
又曰:卷舌六星在北,主口舌,以知佞谗。卷舌上一星曰天谗。
〇欃、枪、棓、彗之变
四星状异殃一,破国危君,余殃为旱、凶、饥,暴疾。
〇荧惑之精为变
隋大业末,荧惑逆行入南斗,色赤如血,光芒震耀,长七八尺。后杨玄感反,天下大乱。唐长寿中,荧惑犯五诸侯,浑仪尚献甫奏:臣命在金,五诸侯太史位,火克金,臣将死矣。武后曰:为禳之,迁水衡都尉。水生金,又去太史位,卿无忧矣。是秋,献甫卒。
〇太白之精为变
六贼星,太白之精也。出正南,去地可六丈,大而赤,形如彗,芒九角。天狗亦太白也,主兵。
〇赦星
星长三丈余,出北斗魁南,抵轩辕而灭。占曰有赦。
〇填星之精为变
咸汉星,填之精也,出正北,去地可六丈,大而赤,中青,青中赤表下有三彗从横,又名五残星,出正东,状类辰,去地可六丈,大而黄。〇狼角之变
九游星东有大星曰狼,变色则多盗贼。
〇贯索
贱人之牢也,又曰连索连营。天牢,主禁强暴。九星皆明,狱烦。七星明,大赦。动,斧钻用。
〇归邪之变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归蛇出,必有归国者,其占亦有吉凶。已上并天文志所载。
〇星变关时否泰
星一也,其形、其色、其常、其变、其时、其分,各有取舍,其占不同。惟严子陵足以当客星之占,陈仲弓足以应德星之聚。宿骑箕尾而傅说生,星陨中营而葛亮死。吉人君子,未尝不与天象相关也。客星又有变者,形大如瓜,色有青白者,不为大水,则为大饥。气白起天苑西南者,则牛马死伤,又何其不祥也。春秋时彗三见,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杀君三十六,亡国二十五,诸侯奔走不保社稷者,不可胜数。传曰:夜有星无云而天雨者,谓之天泣。其故何也?盖不忍君子小人之倒植,而痛苍生之罹其祸也。天象岂虚应哉?是以古之隐德之士,所以夜观天象,昼察人事,而为之隐忧也。
〇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欧阳子曰:此圣人极论天人之际也。春秋虽书日食星变,孔子未尝道其所以然,曰天地鬼神不可知,为其可知者,人而已。日中必昃,盛衰必复。天,吾不知,吾见其亏盈于物者矣。草木之成者,变而衰落之。物之下者,进而流行之。地,吾不知,吾见其变流于物者矣。人之贪满者多祸,其守约者多福。鬼神,吾不知,吾见人之祸福者矣。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心,则因其著于物以测之,故据其迹之可见者以为言,曰亏盈,曰变流,曰祸福。若人则可知者,故直言其情曰好恶。其知与不知,异辞也,参而会之,与人无以异也。以其不可知,故当尊而远之;以其与人无以异,则修吾人事而已。未有人心说而天意怒,未有人理逆而天道顺者。呜呼!圣人没,异端起。秦汉以来,学者惑于灾异久矣。天文五行之说,不胜其凡也,予之所述,不得不异乎春秋也。欧公以人之可知者一,对天地鬼神之不可知者三,一者尽,则三者在其中。君子何如哉?修身俟命而已。
天原发微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