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刘子新论)

[唐] 袁孝政 著

专学第六

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

心禀五常,嗜好不一,或谋经史,或爱琴书,时慕游俗,乍希恬静,莫不由心,故出心也。

耳目候于外,若心不在学,则听讼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夫两叶掩目,

目主明,耳主听。两叶掩目,则无所睹也;

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

耳主闻,若双珠塞之,则寂寞无闻也。

必寂寞无闻。叶作目蔽,珠为耳鲠。二关外拥,视隔内听。

心在于内,物在于外,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既无视听,心隔于内,故云视听内隔。

固其宜也。而离娄察秋毫之末,

离娄是黄帝时人,目明百步,视见秋毫。秋毫者,兔毫端末毛也。

不闻雷霆之声;季子听清角之韵,不见嵩岱之形。

季子是吴之公子,善能别音,听乐识存亡。清角声,角是木声,雍和养育之声。乐中有此声,其国宁也。若无此声者,其国亡也。季子入外国听乐,求此声。专用心于耳,不用其目,则不见嵩山岱山之形也。

视不关耳而耳不见,

目主见而耳不能见,专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则听不闻故也。

听不关目而目不闻者,何也?

耳主闻而目不能闻,专心于耳,必忘其目,则视不见,由心不能两用也。

心溺秋毫,意入清角故也。

离娄用心则弃耳,用耳则弃心。心溺者,没溺于视听者也。

是以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必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㓼劂之手。

㓼,方刀也,今之刬像矩。劂,圆刀也,今之刻镂刀曲也。像规,规者圆,矩者方。虽执方圆之手,运而不能成也。一云:㓼掇是黄帝时律疾,能走人也。俗云:㓼掇,律疾也。

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弈秋是古之善棋人名也。因善博弈,乃得姓弈。

当弈之思,有吹笙过者,乍而听之,则弈败矣。非弈道暴深,情有𫏐暗,笙猾之也。隶首,天下之善筭也。有鸣鸿过者,弯弧拟之,将发未发之间,问以三五,则不知也。非三五难筭,意有暴昧,鸿乱之也。弈秋之弈,隶首之筭,穷微尽数,非有差也。然而心在笙鸿,而弈败筭挠者,是心不专一,游情外务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察,专于听也;鳖无耳而目不以闻,专于视也。以瞽鳖之微,而听察聪明审者,用心一也。夫蝉之难取,而黏之如掇。

掇,急也。仲尼适楚,见伛偻者捕蝉,黏如掇。孔子曰:巧哉!巧哉!

卷耳易采,而不盈倾筐,专与不专也。

后妃叹曰:若得君子,将共治国,不知祭祀之时以过,专与不专,则斯见也。

是故,学者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譬若聋者之歌,效人为之,无以自乐,虽出于口,则越散矣。

刘子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