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刘子新论)

[唐] 袁孝政 著

崇学第五

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夫茧缲以为丝,织为缣纨,缋以黼黻,则王侯服之;学为礼仪,丝以文藻,而世人荣之。茧之不缲,则素丝蠹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彰。

黄帝使伶伦氏于昆仑山西解谷之曲,采竹为律管,其竹黄似金,吹之声合凤音无异,故言凤音不彰者也。

情性未炼,则神明不发。譬诸金木,金性苞水,木性藏火,故炼金则水出,钻木而火生。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才惠发矣。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染使然也;冰生于水而冷于水,寒使然也;镜出于金而明于金,莹使然也;戎夷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语,教使然也;

戎在西,夷在东,其人言语各异,一同初生之时,孩子啼之声无有别异,及其长大,言语各别,乃是教习使之学𢽾然异者也。山抱玉而草木润焉,川贮珠而岸不枯焉,口纳滋味而百节肥焉,心受典诰而五性通焉。故不登峻岑,不知天之高;不瞰深谷,不知地之厚;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源。远而光华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故吴簳质劲,非筈羽而不美;

吴者,东吴会稽出竹,质正坚紧,堪为箭簳,虽复端直,须要括羽镞之也。

越剑性利,非淬砺而不铦;人性𫍽惠,非积学而不成。沿浅以及深,披暗而睹明,不可以传闻称,非得以泛滥善也。夫还乡者心务见家,不可以一步至也;慕学者情缠典素,不可以一读能也。故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灵珠如豆,

初如小豆粒,长大径寸,光明一室。人能读学,及成明,神智自明。如斯也。

不见其长,叠岁而大。铙舌如指,

以铜为之,以木为舌,

不觉其损,累时而折。悬岩滴溜,终能穴石;规车牵索,卒至断轴。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然而断穴者,积渐之所成也。耳形完而听不闻者,聋也;目形全而视不见者,盲也;人性美而不监道者,不学也。耳之初窒,目之始昧,必不吝百金,遭医千里。人不涉学,犹心之聋盲,不知远祈明师,以攻心术,性之蔽也。故宣尼临没,手不释卷;仲舒垂卒,口不辍诵。

董仲舒,广川人。下帷读书,七年不窥园圃;弟兄不面,乘马三年不知牡牝。

有子恶卧,自碎其掌。

有子,是有若也。读书恶睡,自刺碎其掌也。

苏生患睡,亲锥其股。以圣贤之性,犹好学无倦,矧伊佣人而可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