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情第三
情者,是非之主,而利害之根。情者,利害之根,是非之主。非情则物无所疑,有情则应而成碍,故须去之也。
有是必有非,能利亦能害。是非利害存于衷,而彼此还相疑。故无情以接物,在遇而恒通;有情以接人,触应而成碍。由此观之,则情之所处,物之所疑也。是以媒扬誉人,
媒扬,为媒之人,不知何代人也。
而受誉者不以为德;身肤强饭,而蒙饱者不以为惠;婴儿伤人,而被伤者不以为怨;侏儒嘲人,而获嘲者不以为辱。何者?挟利以为己,有情于誉饱,虽蒙惠而非德;无情于伤辱也,虽获毁而无憾。鱼不畏网而畏鹈。
鹈鸬,鹚鸟,亦名胡,污泽鸟是也。
复雠者不怨镆䥺,
镆䥺,剑名也。闻鱼肠、属镂、子将、芙蓉、流彩、莲花、明月、七星,皆剑名也。
而怨其人。网无心而鸟有情,剑无情而人有心也。使信士分财,不如投策探钩。
令人分财物者,财动足也。
使廉士守藏,不如闲局全封。何者?有心之于平,不若无心之不平也。有欲之于廉,不若无欲之不廉也。今人目若骊珠,
骊珠,黄帝时明目人也。百步之外,视于秋毫。秋毫者,兔毫端末也。
心如权衡。
权衡者,秤是也。
评人好丑,虽言得其实,彼必嫌怨。及其自照明镜,摹倒其容,丑状既露,则内惭而不怨。向之评者与镜无殊,然而向怨今之惭者,以镜无情而人有心也。三人居室,二人交争,必取信于不争者,以辩彼此之得失。夫不争者未必平,而交争者未必偏,而信于不争者,何也?以争者之心并挟胜情故也。飘瓦击人,虚心触己,虽有忮心而不怒者,以彼无情于击触也。是以圣人弃智以全真,遣情以接物,不为名尸。
尸,主也。虽然,若以愚然不为此名中,亦不为此图谋之府,故无际也。不为谋府,混然无际,而俗莫能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