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注

[南宋] 彭耜 著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御注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以发生为德,阴以肃杀为事。方其肃杀,则冲和丧矣。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碧虚子陈景元曰:民之生也,含元和之气,抱真一之精,形全神王,故其百骸柔弱也。及其死也,元和之气散,而真一之精竭,形亏神亡,故其百骸坚强也。无情者以气聚散为荣枯,有识者以道存亡为生死。开元疏曰:草木生则柔脆,死则坚强。则知人为坚强之行者,是入死之徒也;为柔弱之行者,是出生之类尔。严君平曰:阳气之所居,木可卷而草可结也。阳气之所去,水可凝而冰可拆也。故神明阳气,生之根也;柔弱,物之药也。柔弱和顺,长生之具;而神明,阳气之所托也。万物随阳气以柔弱也。故坚强实满,死之形象也;柔弱润滑,生之区宅也。

颖滨苏辙曰:冲气在焉,则体无坚强之病;至理在焉,则事无坚强之累。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居下,柔弱处上。

御注曰:拱把之桐梓,人皆知养之,强则伐而共之矣。柔之胜刚,弱之胜强,老氏之道术有在于是。庄子曰:以濡弱谦下为表。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兵者,所谓凶险之器,斗争之具,所触之境与敌对者也。故兵强则主不忧,主不忧则将骄,将骄则卒暴。夫以不忧之君御骄将,以骄将临暴卒,且败覆之不暇,何胜敌之有哉?故夏商之裔,以百万之师而倾四海;始皇之末以一统之业而丧九州。项羽忽霸而遽亡,王莽既篡而旋灭。符坚狼狈于淮上,隋炀分崩于楚宫。此数家之兵,皆多至数兆,少犹数亿,无不自恃其成以取其败。此皆兵强则不胜之明验也。

临川王安石曰:共者,不顺之辞。故曰木强则共。

王雱曰:伐而共之。

达真子曰:用兵有言: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善胜敌者不争,皆意不在于强也。是以兵强则不胜者,此也。木之强则必人共伐,兵以柔弱致其胜,木以柔弱致其存,是以坚强可居其下,而柔弱可处其上也。人之立性固不异此。

颍滨苏辙曰:物之常理,精者在上,粗者在下。其精必柔弱,其粗必刚强。

黄茂材曰:列子载老聃之言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列子之书大抵祖述老子之意,且其世相去不远。木强则折,其文为顺。今作共,又读如拱,其说不通,当以列子之书为正。

叶梦得曰:此有道以佐人主者,所以不欲以兵强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