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御注曰:赋重则民不足,政烦则奸伪滋起,民失其朴。
碧虚子陈景元曰:有为则政烦,无为则简易。易则易从,烦则难治。又上有击鲜玉食之厌,则下有腐糗糟糠之美。
涑水司马光曰:扰之故难治。
颍滨苏辙曰:上以有为导民,民亦以有为应之,故事多而难治。
黄茂材曰:赋敛重而民力困,故饥;法令烦而民心诈,故难治。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御注曰:矜生太厚,则欲利甚勤,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政令烦苛,赋敛重大,而民亡本业矣。亡业则竞求宝货而触法犯禁,轻就死地。以其各求养生之具太厚,致有蹈水火而不惧,逆白刃而不惊,故曰:是以轻死。
涑水司马光曰:求利所以养生也,而民常以利丧其生。
颍滨苏辙曰:上以利欲先民,民亦争厚其生,故虽死而求利不厌。
王雱曰:生者不有其生,则生常全。既过于厚,则求欲无已,触刑蹈险,视死轻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多欲则厚,于用度则不足,不足则生贪心,嗜好驱之,饥寒迫之,故轻生图利也。
陈象古曰:迷于爱欲,忘其患苦,众人之情也。
黄茂材曰:风俗骄奢,而民决性命之情以争,故轻死。
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贪生趋利者,如羊之就屠,以速其死耳。独有外形忘生者,处皂隶而不辱,食藜藿而常甘,虽世事之险巇,亦陆沉而安稳,是以有异乎贵生者也。自贵其生者,谓身欲安逸,口欲厚味,形欲美服,目欲好色,耳欲音声。
涑水司马光曰:外其身而身存。
颍滨苏辙曰:贵生之极,必至于轻死。惟无以生为,而生自全矣。
王雱曰:此篇三事,但明其一,则余二可知也。
陈象古曰:无以生为,道之妙也。
叶梦得曰:由是言之,患民之难治,而有为以治之,岂若无为而使之自治?恐民之饥而多税以食之,岂若无税而使之自食也?
黄茂材曰:夫言岂一端而足哉?老子之道,本以贵生。今云无以生为者,以民矜生大厚。郑有公孙朝、公孙穆二人者,极其酒色之欲,问之,则曰生难遇,将以尽吾一生之欢。此言所以祛其惑耶?
程大昌曰:箪食瓢饮,亦可以饱,而必以食前方丈为事,则失于太厚也。充方丈之食,而推其所自来,则岂其易办也哉?攫金忘人,犯龙而探珠,折一臂而期得国,亦将甘心为之。虽水火兵刃,悉皆无避,则或因生生以致丧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