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御注曰:违性之常而冀形之适,难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冒进之夫,跂望非分,欲求宠荣,虽苟得之,有若延颈举踵,何能久立乎?
涑水司马光曰:心有所属,故不能两存。
颍滨苏辙曰: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亦若是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跨谓不内不外,跨其两端,不一于道也。
达真子曰:跂者非立之常,跨者非行之常。而皆性之强矫,非动之自然者也。
黄茂材曰:跂而欲立,必不能立。跨而欲行,必不能行。
程大昌曰:足之履地为立。跂则腾竦以为高,随足力所及而更迭以进,是之谓步。跨则展布以示阔,贪新失故,且将并其能行能步者而失之。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御注曰:泰色淫志,岂道也哉?故于食为余,于行为赘。
碧虚子陈景元曰:弃余之食,适使人恶。附赘之形,适使人丑。
涑水司马光曰:皆外竞而内亡。
黄茂材曰:自见其见,不可与明。自是其是,不可与彰。伐者无功,矜者不长。此皆性外事。
程大昌曰:露才扬己之谓自见曰:子既已知,则为自是。夸其劳者为自伐。眩其能者为自矜。凡此数者,不独足己自当,又且广己造大,课其所有,甚狭而无助,故不明不彰,无功不长。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凡物尚恶之,况有道之士乎?
叶梦得曰:智之不明,未必皆能恶也。故曰:物或恶之,惟有道者不处。岂必知道而后能辨也。
程大昌曰:见是伐矜,有道者不肯指以为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