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注

[南宋] 彭耜 著

三十辐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御注曰:有无一致,利用出入,是谓至神。有无异相,在有为体,在无为用,阴阳之运,万物之理也。车之用在运,器之用在盛,室之用在虚。妙用出于至无,变化藏于不累,如鉴无象,因物显照。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明有无功用相资而立。当其毂中空虚,轮得以转行。车中空虚,人所以载其上。故其空无之处,是有转行容载之用也。埏,和也。埴,粘土也。谓工人范和粘土,陶成形器,取其器中空无之处,是有盛受诸物之用也。凿,穿也。半门曰户,门傍窗谓之牖。古者穴处,谓穿凿穴中之土以覆其上为户牖,居室也。取其室中空无之处,故人有安存出入之用也。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三者皆于外有以成形,内虚而受物。虚因有以能受,有假无以为用。

清源子刘骥曰:扁鹊言人身中有五藏真气之所会,五藏各有六气,故有五六三十之会,原犹车之三十辐也。流转不息,通于一枢,犹三十辐之共一毂也。圣人知变化之枢机,假有为之形体,以身为炉,三宫为鼎,造化于虚无恍惚之中,如所乘之车,所用之器,所居之室,在有为体,在无为用。

晦庵朱熹曰:无是毂中空处,惟其中空,故能受轴而运转不穷,犹伞柄上木管子,众骨所会者。缘管子中空,又可受伞柄而开阖下上。车之毂亦犹是也。庄子所谓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亦此意。

黄茂材曰:有有中之有,有无中之有。无中之有,其用无穷。有中之有,其利甚博。辐毂以为车,埏埴以为器,户牖以为室,此则有中之有,民之赖其利也博矣。虽无车而有车之用,虽无器而有器之用,虽无室而有室之用,此则无中之有,至人达士资其用也无穷。今参同契、黄庭经多载是说,盖有所由来矣。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颍滨苏辙曰:非有则无无以致其用;非无则有无以施其利。是以圣人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知两者之为一而不可分,则至矣。

陆佃曰:有无相用,不可以一偏。故无无则不足以用有,无有则不足以见无。以有为利则或至于止;以无为用则用常至于无穷。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有者适时之利,无者,真常之用。在人身则驾御、主持神与气也。无者虚妙之神气也;有者凝滞之形骸也。心运以气,随假形以为利;气动以形,随假神而为用。此二者,有无之相须也。

清源子刘骥曰:有以为利,无以为用。世之昩者,唯闻舍身之道,未达即身之妙,此老氏所以引车、器室而详喻之也。是犹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形体毁则无以保神。所以贵乎形神俱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