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六十九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性本固有,人所同然。指此示人,宜若无难知难行之事。然天理浑然,苟差之一毫,则谬以千里。以其非计度之所能明,故用意者过之,忘怀者不及,所以莫能知。以其非步骤之所能至,故邀近功者好捷径,力不足者废半涂,所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言者,道之诠,事者道之迹。不言之教,事于无事,乃其宗与君乎?此沉言滞迹者之所以莫能知、莫能行也。
夫惟无知,是以不吾知也。
文定曰:古之圣人,无思无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则思虑之所不及,是以终莫吾知也。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温公曰:道大,故知之者鲜。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御注曰:圣人藏于天而不自衒鬻。○清源子曰:被褐则和光同尘,怀玉则抱道蕴德。文简曰:褐者,日用之不可无,举世之所共也。玉者,至贵之货,我所独有也。知我者希,固足以见吾道之上矣,而圣人不以自异也。故其圣而不可知之妙,亦何尝不显诸日用共由之间?盖以期乎人之皆能也。此孔子所谓吾无隐乎尔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