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解

[南宋] 董思靖 著

右十二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得为宠,失为辱。二者皆若惊,谓不能以自安也。贵显与患难,二者皆若身之不可辞。

何谓宠辱?宠为下。

宠为辱本,因宠然后有辱,故曰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不以其道,则必为得失累其心,故若惊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为,去声。此又言身为贵患之本,无身即忘我也。前不及辱,此不及贵,乃互文以见意,亦以人莫不好贵而恶患,故独以患言。此盖由有我见存焉。苟能无我,则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夷险不二,苦乐一等,则谁更受贵与患哉?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郭象曰:若夫轻身以赴利,弃我而徇物,则身且不能安,其如天下何?○盖谓必能贵爱其身,然后可任以天下,而贵不及爱之深,寄不若托之久。或云:知贵爱其身,则能外天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