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四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者,生之本,爱之理,三才之大德也。所谓不仁者,不滞于仁,犹上德不德之义也。盖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所以不系累于当时,不留情于既往。如束刍为狗,祭祀之仪,适时而用,已事而弃,岂容心哉?此无私之极,仁之至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橐,他各切,鞴也。籥音药,管也。能受气鼓风之物也。天地之间,二气往来屈伸,犹此物之无心,虚而能受,应而不藏也。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陆、河上本皆释屈作竭。○朱文公曰:有一物之不受,则虚而屈矣。有一物之不应,是动而不能出矣。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数音朔,屡也。○司马温公曰:能守中,诚不言而信也。○苏文定公曰:见其动而愈出,不知其为虚中之报也,故告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