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解

[南宋] 赵秉文 著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夫道非清非浊,非高非下,非去非来,非善非恶,混然而成体。其于人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盖湛然常存,而天地生于其中耳。光曰:道不可分曰混,亡功曰成,无始曰先。无物之物,先天地而独存者也。政和曰:天地亦待是而后生,故云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寂兮无声,寥兮无形,独立于无匹而未尝变,周行于群有而未尝殆,俯以化育万物,则皆其母也。光曰:绝待曰独立,真常曰不改。政和曰:不涉于动,不交于物,湛然而已。大定持之,不与物化,言道之体;利用出入,往来不穷,言道之用。万物恃之以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本无名,圣人见万物之无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见万物之莫能加也,故强为之名曰大,然其实则无得而称之也。光曰:不涉数量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自大而求之,则逝而往矣;自往而求之,远不及矣。虽逝虽远,然反而求之,一心足矣。陆曰:道强名为大,则实已逝矣远矣。其去不远,在知其反,以名反实,以事反理。光曰:孤运无住曰逝,近极绝待曰远,即近而弥远,即远而弥近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道而言之,虽天地与王,皆不足大也。然世之人皆知三者之大,而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实告之。人不若地,地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日复性,则此三者,人皆足以尽之矣。陆曰:域中云者,明道非六合之外也。光曰:三才法道,末不离本,自然即道也。遣道之强名,表重玄之极则也。赵曰:或问中条隐士袁用之,曰:言道则涉中矣,以可道则非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