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学求益,曾其所未闻,积之不已,而无以一之,则以圆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纷然而不胜其忧矣。患夫学者之至此也,故曰绝学无忧。若夫圣人未尝不学,而以道为主,不学亦不少,多学亦不乱,廓然无忧,安用绝学耶?光曰:未绝学者,计善恶,期于有用,此有用之小用也。绝学者,知道一生死,齐得丧,无往而不适,故无忧,此无用之大用也。肇曰: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谓之真过。然则绝学之外,向上犹有事在。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学者溺于所闻而无以一之,则唯之为恭,阿之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况善恶之相反乎?夫唯圣人知万物同于性,而皆成于妄矣,如画马牛,如刻虎彘,皆非其实,泯焉无是非同异之辩,孰知其相去几何哉?若知此矣,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理无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圣人均彼我,一同异,其心无所留然,岂以忽遗世法,犯分乱理而不顾哉?人之所为,吾亦为之,人之所畏,吾亦畏之。虽列于君臣父子之间,行于礼乐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异也。其所以不缨于物者,其志之已。政和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者,道也;吉凶与民同患者,事也。体道者无忧,涉事者有畏,人之所畏而不知为之戒,能无患者鲜矣。故君子以恐惧修省。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畛;圣人兼涉有无,无入而不可,则荒兮其未央也。赵曰:苏说为名教,得矣。然以道言之,人之所畏,喜唯而怒阿,是善而非恶,未能忘善恶、一是非,绝学无忧,荒兮其未渠央哉!下言独异于众人可知。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人各溺于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乐如春登台阁,然从之而不知其非,圣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动,如婴儿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万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守其所知,各自以为有余。圣人包举万物而不主于一,超然其若遗也。政和曰:功盖天下,而我不自己。
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
纯纯若愚而非愚也。政和曰:天机不张,而默与道契。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世俗以分别为知,圣人知众妄之不足辩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闷。
忽焉若晦,寂兮似无所止。
忽焉若晦,不见其津涯也。寂然无眹,不见其所止宿也。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圣人才全德备,若无能焉,故疑似顽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者,万物之母,众人徇物而忘道,而圣人脱遗万物,以道为宗,譬如婴儿,无所杂食,食于母而已。
道德真经集解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