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唐] 李隆基 著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

疏:道者,妙本之强名也。奥,内乜。言道包含无外,是万物资始之所,故为万物之奥内。西异经云:道深甚奥,虚无之渊。此之谓乜。

善人之宝。

疏:宝者,珍宝之谓也。善人者体道无为,身心清静,故宝贵之无暂违乜。

不善人之所保。

疏:保,任也,倚也。不善之徒,心尤明智,感于积习,平居则忽道,婴难则求之以身保任于道,倚以求安也。

美言可以巿,尊行可以加人。

疏:此喻说也。言不善之人,亦在教之。而尸注云:甘美之言可以求巿,尊高之行可以加人,以况于圣人以甘美法味之言、尊高清静之行,以化不善之人,亦如巿贾之集,相率而从善矣。故下云。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疏:言人言行不善,何弃遗之有乎?当导之以善道,冀从化而悛恶,不可弃之而不化,故云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疏:三公,谓太师、太传、太保也。天千无为,三公伦道,皆所以垂训立教,化不善之人。书云:天下人其化之。此之谓也。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疏:合拱之璧,璧之大者。驷,乘之马,马之良者。言三公辅相,踓以璧马献之至尊,未足珍贵,不如进无为之道,令化恶归善尔。拱璧先驷马者,古者朝聘,将进驷马,以璧为导,故称先也。春秋云: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之类是也。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疏:举古证今,令物生信。古之,即前文善人宝道乜问其所以宝贵此道,其意何也?

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疏:此答释贵道之意。不曰求以得者,言道在于悟,悟在了心,韭如有为之法,积日计年营求以致之尔。但澄心窒欲,则纯白自生也。故云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者,夫妄心起染,则业累斯生。若悟道虚心,则罪因自灭。岂如执滞之人,动生悔吝,婴彼罪罚,方求免耶?以是之故,故为天下善人之所宝贵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