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唐] 李隆基 著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疏:为,修为也。损,忘损也。言初修学者,日求见闻以为益;因益为道,则忘遣功行以为损。所以者何?夫为学者,莫不初则因学以知道,修功而补过;终则悟理而忘言,遗功而去执。故注云益见闻为修道之渐,盖方其初也;损功行为悟道之门,盖言其终矣。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疏:损之者,谓损为道者之功行也。又损之者,谓除忘功行之心也。斯乃前损忘迹,后损忘心。心迹俱忘,可谓造极,则以至于无为矣。

无为而无不为。

疏:夫有为则有碍,有碍则有所不为。今既无为,无为则无碍,故能无所不为乜:以谓契道,则应甩而周普乜。故上卷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疏:此劝人君行无为也。取,犹摄化也。摄化天下,必须为无为,事无事。无事则下人不扰,无为则百姓自安。以斯临莅,于何不可?所言常者,无为,御物不可斯须离也。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疏:夫有事,谓政令烦苛,禁网凝密。令苛则人扰,网密则刑烦。百姓不安,四方离散,欲求摄化,不亦难乎?故此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矣。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