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唐] 李隆基 著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

疏:有道圣君,无为而理,言教不出于户外,淳风自洽于寰区,此可谓知理天下之道尔。又解曰:人君善教,天下应之以善,则不烦出户而天下可知。故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此之谓也。

不窥牗,见天道。

疏:人天相应,精气交通。人君为政以德,则象纬以之不迷;威侮五行,则阴阳由其舛候。故书曰:休征则肃,时雨若;咎征则蒙,恒风若。是知行发于二,象著于天,岂侯窥牗然后见也?易曰: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矣。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疏:此明失道之居也,不能处无为而恭己,将欲申教令以化人。令出弥远,既失无为,所知政理,更为寡少。

是以圣人不而行知。

疏:此覆释不出户而知天下也。无事无为,教令不出,故云不行。近取诸身,遂知来物,故我无为而人自化,岂待言教出户,然后谓之知乎?

不见而名。

疏:此覆释不窥牗见天道也。夫鹤鸣即子和,行感而天动,原小可以知大,审己可以知物,元吉所召,在乎其人,则太平之化,可得而言尔,何必窥见然后名乎?故云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

疏:此总结不出、不窥之义也。夫以上有所为,下必有扰。今圣人凝神端房,玄默庙堂,君无为,人无事,百姓家给,万化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