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唐] 李隆基 著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疏:古,昔也。士,事也。言古昔之人,善以道事者,精微要妙,玄寂通达,体道了言,涣然无滞,而其宇量深邃,不可识知。

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疏:夫惟善士踓正容,可以悟物,而宇泰发于天光,德量难窥,故强为容状,且求委顺之迹,将以引化凡愚。

豫兮若冬涉川。

疏:豫,闲豫也。若,如也。川,喻代间。爱欲所以陷溺众生。善士踓处代闲,不为爱欲所梁,如冬涉川,故多闲豫。冬涉川所以闲豫者,冬冰坚壮,无坠陷之忧尔。

犹若畏四邻,

疏:犹豫,疑难也。夫善士无爱欲,故多闲豫。及观其行事举动施为,恐不合道,故多疑难。如今之人,有事畏四邻知而加戒慎。

俨若客涣若冰将释。

疏:善士于爱欲无所造作,如客对主人,但俨然肃敬。尔踓于爱欲,如客对主人,而为善之行,不凝滞于物,涣然若春冰之散释,无留碍尔。

敦兮其若朴,

疏:敦,敦厚也。朴,质朴也。言踓不凝滞于物,而绝浮竞,其德行敦厚,若质朴无所分别。

旷兮其若谷,

疏:旷,宽也。言善士怀道抱德,宇晕旷然宽大,于物悉能含受,如彼虚谷,无不包容。

浑兮其若浊,

疏:善士心照清净,而能容物和同,光尘不自殊异,浑然如浊,物莫能知。

敦能浊以静之徐清。

疏:因上文去若浊,便举水之澄清,以况善士之心无染,则自然静止。故云孰能于代间爱欲混浊之中,而以清净道性崦静止之,令爱欲不起,亦如水浊而澄静之,令徐徐自清乎?孰谁也?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疏:此教于法无滞乜谁能以清静之性,静止爱欲,如水之性,已得徐清。若便安于此清而久滞,滞则韭悟,未名了出。当须更求胜法,运动增修为道既损之而又损,按:行亦次来而次灭,则清净之性不滞于法,而徐动出也。生犹动出尔。

保此道者,不欲盈。

疏:滞法安清,是名盈满。故云若俗保全此徐清徐生之道,当须无所梁著,得无所得。今复滞清求生,是伤盈满,则妨道行。故云不欲。

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疏:夫能无所凝滞,以至无为,于法无住。不盈满者,当以新证之法为弊薄,更求胜致,不以为新成而便滞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