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黄图(西京黄图)

[汉] 佚名 撰

三辅黄图校勘记

卷次 叶次 行次  本文       毕。本目  一  前七、秦宫,       脱秦字。驰道阁,      此三字脱。前九、  平阳封宫,     脱封字。后二、兰池宫,      宫下多驰道一题。后十、洛门,       洛下有城字。二  前二长安八街,     街下有九陌二字。前六、甘泉宫,      宫下有司马门一题。三  后五,棠梨宫,      梨作黎。后七、五柞宫,      柞作林。后十“此二宫不在三辅”,  此七字作“附见”二字。五  后十、涿沐观,      沐作木。六。  前十一、 八莹,       莹作营。后四、  大仓,       大作太。后十一, 横桥,       横作黄。七  前三、汉十五陵,     陵下有李夫人墓,一题。前十一、蛮夷郎,      郎作邸。一  一。  后十言助风化,     化下有也字。二  前七,  属光,禄大夫府,   禄作尉。前九、池阳以北祋祤,十  北下有“至云阳”三字。县,        祤作栩。属列尉大夫府居,  居下有“城北”二字。后五、  十二万户,     十二作二十。后十,  以制紫宫,制作则。三  前七、  ,在今鄠县,     “在今”二字乙转。前八,  在今岐州,     仝前行。后十一。解在前,      在作见。四。  后九。有隐甲,怀刃,    怀刃”作“皆以”。后十一 作宫阿基旁,    基作“其。五”。  前二。  或作骊山,     连上节,不提行。六。  前三。  地九百七十,三顷,  三作“二”。前九。  大王徙岐,     大作“太”,前十一。 徙天下豪富,    豪富二字乙转。后八。霸城门,     。 霸上有曰字七。  前九。  亦曰东都,     都作郭,后四。  故曰下门,     门上有杜字。八。  前一。  西门曰便桥,   。 桥作门,前四。章门亦曰光毕门,  毕。作华,前十一。著义亭,      义作谊。有亟里,民呼曰亟,  亟并。作函。里门

后三。  在台上,      上字下有“王莽更曰进和门临水亭”十字,

后八。横音光,      光下有正文“王莽更日朔都门左幽亭”十字。二  一。  前十。黄子夏,      黄作万,后五。  街街相经,     街街作街衢,后十一 宫,        宫上有汉字二。  前一。  始居㧰阳,     㧰作栎,前四。  两杼,       杼作㶦,后三。  壮丽太甚,     太作之。三。  前二。  左墄右平,     墄作磩;墄,阶级也,     墄作磩。前三。  璧带,       璧作壁。前五,  水延,       水作永。前十  四,车殿,      四作回。后四,  即复起大屋,    起大二字乙转,四。  前二,■翳之处,     墨丁作屏字。前八,  一名别风阙,    一作亦。前十一, 一鸣五谷,熟,    熟作成。五。  前一,明光殿,明光二字乙转。前二,  金戺玉阶,     戺作陛。后一,  在今池阳县,    在今二字乙转,六。  前八,  司马门,      连上节,不提行。后一,夜徼宫中,     徼作檄,中作史。三,  一。  前六,温室殿,提行,二。  前一,延凊室,      凊作清。三。  前四,  𮣲。函蓝田,壁,    “𮣲”作“缸”,“壁”作“璧”。后六, 令,史,        “史”下有“属少府”三字注。后八,  大祭祀饮食则供,  “饮”作“余冰”四。  前八,武帝时,      “时”作“得”。后五,  枍诣宫,全行,    与下行互易,五。  前九,  改明光宫为,安馆,  “安”下有“定”字。后二,  见于,丙殿,     “丙”作“两”。后七,  反其手,      “反”作“披”六。  前一,云阳记曰,     “阳”下有“宫”字。前六,  乃自杀,      “乃”作“遂”。后一,恭皇太后,     皇太”二字乙转。后,八,  舍之此宫,     宫下有“也”字。后十,祋祤宫,      “祤”作“栩”七。  前二,  皆,北山下也,    “北”作“此”八。  前三,  在甘泉苑垣外,   “外”作“在”。前四,汉旧仪云,     “旧”作“书”。前九,  密香指甲花,    “密”作“蜜”。前十,  上木南北异宜,   “上木”作土本。九。  后一,戚姬使旧赵王内,  使旧作养之傅赵媪傅之

四,  二。  前一,鱼乌观,      “乌”作“鸟”。前六,武帝置,      “置”下有“起仙人观”四字。后四,  莫不,绝脰,     “绝”作“短”三。  前一,  ,大仆,       “大”作“太”。前五,梨园云阳宫记,   提行。前十,  周回,四里,     “四”作“十”。后二,  有,溟池,      “溟”作“滇”。后八,  后作豫章大船,   “后”作复。五。  前六,亦曰,澴洲,     “澴”作“环”。万岁一实,     “万”作“方”。前七,饰以环玉,     “环”作“瑰”。前八,刻黑玉为鸟,    鸟作乌;于地下为机戾,以,  戾作是,测,作则测昏明香风冷然,     冷作泠。前十,亦名云来,     来作束。后一,叶条翻起,     条作干。后二,声如钟磬,     无磬字。六。  后三,  大台池,      大作犬。后九,  故有池,      池下有“元帝纪”三字注。七。  前一,武帝作以夸羌胡, , 作,以作。常欲。前七  引,大液之水,    大作太。五  一  后一汉灵台,      提行。后一曰长安灵台,上  此二十字作注文。有相风铜乌,千里,风至,此,乌乃动。

后七北关内,      关作阙。后九渐台在未央宫,   提行。后十一 有沧池,      沧作仓,二  前三汉武故事,武作书。前十  亦曰侯神台,    侯作。后六望鹄台,      连上节,不提行。三  后三  取六甲之爻,    爻作文。后七  负斧依南乡而立,  依。作扆,四  前四是岁修□封,    空格,作东。前五二十大牢,     大作太。前六大初元年,大作太。前十一 大学,       大作太,下同。后七  鸿翔府,      翔作翊。后十汉旧仪,      旧作书。五  后三乐游园,      园作阙。后孝文大后、孝昭大,  大并作太后。六  前一  陵旁立庙,     庙作朝。前五待祠助祭,     待作侍。前十一于庙中册命,    册作寄。后三  大台,       大作犬。后九  大初,       大作太。七  前三  祠大一于甘泉,大一作太乙。前十一“祠地于北”,     “祠”作“起”“圆丘象天”,     “圆”作“圜”。后一“则禋于六宗”,    “则”作“帝”。后二“甘泉大阳”,     “大”作“太”。后三“泰卦”,       “卦”作“封”。“天地交通”,     “交”作“元”。“其律大簇”,     “大”作“太”。后五“于是定郊祀,祀长”,  不重“祀”字。“安南北郊”

后七“刘熹”,“熹”作“熙”,八  后二“在扶风”,      “在”下有“右”字。后八“杨雄”,“杨”作“扬”,九  前五“三辅旧事曰”,    “曰”作“云”。前六  “今呼古徼是也”,   “古”作“石”。前七  “成王”,       “王”作“山”,六  一  前八  “专精覃思”,     “思”作“恩”。后五  “庙记云”,      提行,二  前三  “有人治铸”,     “人治”作“八冶”。后二  “在长安城外东南”,  “南”下有“有百二十楹”五字。

“大仓之粟”,     “大”作“太”。

后四  “古徼西”,      “古”作“石”。后九翠华廏”,      “翠”上有“金廏”二字。轭梁廏、骑马廏,大,  “轭梁廐”三字。在大宛,“宛廏廐”下又“轭”作“𫐄”,三  后五  “此桥在便门外”,   无“此”字。后九  “葬大上皇于栎阳”,  “大”作“太”,下同,四  后六  “有白鹤观”,     无“白”字,五  后九  “大仆”,       “大”作“太”。七  前一,  “塾门外舍也”,    无“外”字。前二  掖门,在两旁,如人  提行臂。掖也。

前五,“侍罪永巷”,     “侍”作“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