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黄图(西京黄图)

[汉] 佚名 撰

宗庙

宗,尊也;庙,貌也,所以髣髴先人尊貌也。汉立四庙,祖宗庙异处,不序昭穆。大上皇庙,在长安西北长安故城中,香室街南,鸿翔府北。关辅记曰:“在酒池北。”

高祖庙,在长安西北故城中。关辅记曰:“秦庙中钟四枚,皆在汉高祖庙中。”三辅旧事云:“高庙钟重十二万斤。”汉旧仪云:“高祖庙钟十枚,各受十石,撞之声闻百里。”汉书:文帝时,盗取高庙玉环故事。又云:“光武至长安宫阙,以宗庙烧荡为墟,乃徙都洛阳,取十庙合于高庙,作十二室。大常卿一人,别治长安,主知高庙事。”高庙有便殿。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也。○高园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寝,以象平生正殿路寝也。又立便殿于寝侧,以象休息闲宴之处也。○孝惠更于渭北建高帝庙,谓之原庙。○

惠帝庙,在高帝庙后。文帝庙号顾成庙。

景帝庙号德阳宫。

武帝庙号龙渊,今长安西茂陵东有其处,作铜飞龙,故以冠名。昭帝庙号徘徊。

宣帝庙号乐游。

元帝庙号长寿。

成帝庙号阳池。

太上皇有寝庙园、原庙,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皆有园。孝惠皇帝有寝庙园,孝文大后、孝昭大后皆有寝园。卫思后、皇祖悼考皆有庙园,庙曰奉明。

元、成之世,祖宗庙在郡国者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京师自高祖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并为百七十六。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殿,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朝岁二十五祠,便殿四岁祠。又月一游衣冠。四时祭宗庙,用大牢,列侯皆献酎金以助祭。汉仪:诸侯王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注云:“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谓之酎金。酎,正月旦作酒,八月成,三重酿醇酒也,味厚,故以荐宗庙。金,黄金也。不如法者夺爵。”又册封诸王,必于祖庙册命之,示不敢专也。汉制,封皇子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而汉天子自以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为诸侯王。

新莽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莽曰:“予卜波水之北,郎池之南,惟玉食。予又卜金水之南,明堂之西,亦惟玉食。予将亲筑。”于是遂营长安城南,提封百顷。莽又亲举筑三下。九庙,一黄帝,二虞帝,三陈胡王,四齐敬王,五济北愍王,六济南悼王,七元成孺王,八阳平顷王,九新都显王。殿皆重屋,大初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庙半之。为铜欂栌,饰以金银雕文,穷极百工之巧,带高增下,功费数百钜万,卒徒死者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