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北宫
钩弋宫,列仙传曰:“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少好酒,病卧六年,右手钩卷,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见召,姿色佳丽。武帝反其手,得玉钩而手展。有宠,生昭帝,妊娠十四月。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所生门曰尧母门,所居曰钩弋宫。自夫人加婕妤,后得罪掖庭,狱死,及殡,香一月。昭帝即位,追尊为皇太后,更葬之,发六十二万人起阳陵,其棺榇但有彩履。”王褒云阳记曰:“钩弋夫人从至甘泉而卒,尸香闻十余里,葬云阳。武帝思之,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不至。”汉武故事曰:“钩弋宫在直门之南。”
昭台宫,在上林苑中。孝宣霍皇后立五年,废处昭台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
长定宫,林光宫中有长定宫。三辅决录曰:“后从帝行幸于甘泉宫,居长定宫。孝成许皇后废处昭台宫,岁余,徙长定宫。”
长门宫、离宫,在长安城。孝武陈皇后得幸,颇妒,居长门宫。
永信宫,孝哀帝尊恭皇太后曰“帝太太后”,称永信宫。
中安宫,孝哀帝尊恭皇太后曰“帝太后”,称中安宫。
储元宫,在长安城西。汉书外戚传曰:“信都太后与信都王俱居储元宫。”
犬台宫,在上林苑中,长安西二十八里。汉书:“江充召见犬台宫。”
葡萄宫,在上林苑西。汉哀帝元寿三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舍之此宫。
步寿宫,秦亦有步寿宫。今按其地与秦异,则秦、汉各有步寿宫耳。汉祋祤宫,宣帝神爵二年,凤凰集祋祤县,凤凰集处得玉宝,乃起步寿宫。
梁山宫,梁山好畤界,即禹贡云:“壶口治梁及歧。”又古公逾梁山于岐下,及秦立梁山宫,皆北山下也。史记秦本纪“始皇三十二年,幸梁山宫”,即此也。
黄山宫,在兴平县西三十里。武帝微行,西至黄山宫,即此也。
回中宫,史记:“秦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笄头,过回中。”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都尉,烧回中宫,侯骑至雍。武帝元狩四年,幸雍,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又有三良宫,相近。
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存神殿、望仙台、望仙观,俱在华阴县界,皆武帝宫观名也。华山记及三辅旧事云:“昔有太元真人茅盈内记: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蒙于华山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先是邑人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汉武帝内传曰:“鲁女生,长乐人,初饵胡麻,乃永绝榖八十余年,少壮,色如桃华。一日,与亲知故人别,入华山。后五十年,先识者逢女于庙前,乘白鹿,从王母,人因识之,谢其乡里而去。”又神仙传曰:“中山卫叔卿常乘云车,驾白鹿,见汉武帝,将臣之,叔卿不言而去。武帝悔,求得其子度,令追其父。登华岳,见父与数人坐于石上,敕度令还。”又华山记:“弘农邓绍八月晓入华山,见童子执五彩囊,盛柏叶露食之。武帝即其地造宫殿,岁时祈祷焉。”汉书云:“华阴县有集灵宫,又有望仙观,在华阴县。”
棠梨宫,在甘泉苑垣外,云阳南三十里。
竹宫,甘泉祠宫也,以竹为宫,天子居中。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宜春宫,本秦之离宫,在长安城东南杜县东,近下杜。
扶荔宫,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夲,桂百本,密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甘橘皆百余夲。上木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至后汉安帝时,交趾郡守极陈其弊,遂罢其贡。
五柞宫,汉之离宫也,在扶风盩庢。宫中有五柞树,因以为名。五柞皆连抱,上枝覆荫数亩。
宣曲宫,在昆明池西。孝宣帝晓音律,常于此度曲,因以为名。
鼎湖宫,在湖城县界。昔黄帝采首山铜以铸鼎,鼎成,有龙下迎帝仙去,小臣攀龙髯而上者七十二人。汉武帝于此建宫。
思子宫,武帝寤戾太子无辜被杀,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
万岁宫,武帝造。汾阴有万岁宫。宣帝元康四年,幸万岁宫,神爵翔集,以元康五年为神爵纪元。
首山宫,汉武帝元封元年封禅后,梦高祖坐明堂朝群臣,于是祀高祖于明堂以配天,还作首山宫,以为高灵馆。
明光宫,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二十以下,十五以上,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令总其籍。时有死出者,随补之。
池阳宫,在池阳南上原之阪,有长年阪,去长安五十里。
养德宫,赵王如意年幼,未能就,外传戚姫,使旧赵王、内传赵媪传之,号其室曰“养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