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
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钟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因叹而去,曰:“于乎哉!礼也!”
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适吴,以为行人,教吴射御,导之伐楚。楚庄王怒,使子反将败吴师。二国从斯结雠。于是吴始通中国,而与诸侯为敌。五年,伐楚,败子反。
十六年,楚恭王怨吴,为巫臣伐之也,乃举兵伐吴,至衡山而还。
十七年,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
二十五年,寿梦病,将卒。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寿梦乃命诸樊曰:“我欲传国及札,尔无忘寡人之言。”诸樊曰:“周之太王,知西伯之圣,废长立少,王之道兴。今欲授国于札,臣诚耕于野。”王曰:“昔周行之,德加于四海。今汝于区区之国,荆蛮之乡,奚能成天子之业乎,且今子不忘前人之言,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诸樊曰:“敢不如命!”寿梦卒,诸樊以适,长摄行事,当国政。
吴王诸,樊元年,已除丧,让季札曰:“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意在于季札。”又复三朝,悲吟而命我曰:“吾知公子札之贤,欲废长立少,重发言于口,虽然,我心已许之。然前王不忍行其私计,以国付我,我敢不从命乎?”今国者,子之国也,吾愿达前王之义。季札谢曰:“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诸樊曰:“苟可施于国,何先王之命有太王改为季历,二伯来入荆蛮,遂城为国。周道就成,前人诵之不绝于口,而子之所习也。”札复谢曰:“昔曹公卒,庶存适亡,诸侯与曹人不义而立于国。子臧闻之,行吟而归。曹君惧,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之道。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义,吾诚避之。吴人固立季札,季札不受而耕于野,吴人舍之。诸樊骄恣,轻慢鬼神,仰天求死。将死,命弟余祭曰:“必以国及季札。”乃封季札于延陵,号曰‘延陵季子’。
余祭十二年,楚灵王会诸侯伐吴,围朱方,诛庆封。庆封数为吴伺祭,故晋、楚伐之也。吴王余祭怒曰:“庆封穷,来奔吴,封之朱方,以效,不恨士也。即举兵伐楚,取二邑而去。
十三年,楚怨吴为庆封故伐之,心恨不解,伐吴,至乾溪,吴击之,楚师败走。
十七年,余祭卒。余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让,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昔前君有命,已附子臧之义。洁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遂逃归延陵。吴人立余昧子州于,号为吴王僚也。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