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晋解第六十四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五穷,逡巡而退。其不遂,归告 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𢄐予,反而复之。”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其度。”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始如周,行不知劳。”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𬴐,视道如尺。”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已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取不好与,必度其正,是之谓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之谓义。”师旷告善。又称曰:“宣办各命,异姓恶方,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谓之胄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士率众时作,谓之曰伯。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公能树名与物,天道俱,谓之侯。侯能成群,谓之君。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达于四荒,曰天王。四荒至,莫有怨訾,乃豋为帝。”师旷罄然。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攺,闻物□□,下学以起,尚豋帝臣,乃参天子,自古谁?”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师旷东躅其足曰:“善哉!善哉!”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师旷曰:“天寒足躅,是以数也。”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王子赐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王子曰:“汝不为夫时?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尘尘,取予不疑。以是御之。”师旷对曰:“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王子曰:“太师何汝戏我乎?自太皞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夫大当时而不伐,天何可得?且吾闻汝之人年长短告吾。”师旷对曰:“汝声清污,汝色赤白,火色不寿。”王子曰:“吾后三年,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将及汝。”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