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东汉] 许慎 撰 · [北宋] 徐铉 校定

说文解字弟七

汉太尉祭酒许慎记。

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东海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臣徐铉等奉敕校定,

五十六部 文七百一十四, 重百一十五,凡八千六百四十七字。

文四十二新附

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

文七十 重六文十六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属皆从旦。文二。日始出,光倝倝也。从旦偃声。凡倝之属皆

文。三。旌旗之游,偃蹇之貌。从屮,曲而下垂,偃,相出入也。读若偃。古人名偃,字子游。凡偃之属皆从偃。

文二十三  。重五。幽也。从日从六,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凡冥之属皆从冥。文二。精光也。从三日。凡晶之属皆从晶。文五  。 重。四

阙也。太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文八   重二文二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

文三。照也。从月从冏。凡明之属皆从明。文二。 重一。窗牖丽𫷹闿明。象形。凡冏之属皆从冏。读若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文二。   重二,莫也。从月,半,见。凡夕之属皆从夕。文九。 , 重四,

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叠。凡多。之属皆从多。文四。   重一,穿物持之也。从一,横贯,象宝货之形。凡贯之属皆从贯。读若冠。

文三:嘾也。草木之华,未发,函然。象形。凡𢎘之属皆从𢎘。读若“含”。

文五  , 重一

木垂华实。从木、𢎘,𢎘亦声。凡𣎺之属皆从𣎺。

文二。草木实垂,𠧪𠧪然。象形。凡𠧪之属皆从𠧪。读若“调”。

文三。 重三。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凡齐之属皆从。文二,木芒也。象形。凡刺之属皆从刺。读若“刺”。文三: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属皆从片。文八: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魍𮔊,莫能逢之,以协承夭怵。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为“贞”字。凡鼎之属皆从鼎。

文四。  ,  。重一

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凡克之属皆从克。文一。   重二。刻木,录录也。象形。凡录之属皆从录。文一。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垂”省,垂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上讳。文八十七。重十三文二稀疏适也。从二禾。凡秝之属皆从秝。读若“历”。文二。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属皆从黍。

文八。 重二。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属皆从香。

文二文一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文三十六。  重七文六米一斛,舂为八斗也。从“暴”从“殳”。凡毇之属皆从毇。

文二。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米也。凡臼之属皆从臼。文六。  重二。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凡凶之属皆从凶。

文二说文解字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