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东汉] 刘熙 撰

释道第六

道一达曰“道路”,道,蹈也; 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二达曰“岐旁”,物两为岐,在边曰旁。此道并通出似之也。

三达曰“剧旁”,古者列树以表道,道有夹沟以通水潦,恒见修治,此道旁转多,用功稍剧也。

四达曰“衢”,齐、鲁谓四齿杷为“𦔬”,𦔬杷地则有四处,此道似之也。

五达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并用之,言充盛也。

六达曰“庄”,庄,装也,装其上使高也。

七达曰“剧骖”,骖马有四耳,今此道有七,比于剧也。

八达曰“崇期”,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满其上,如共期也。

九达曰“逵”,齐、鲁谓道多为“逵,师”,此形然也。

城下道曰“壕”,壕,翱也,都邑之内,翱翔祖驾之处也。

步所用道曰“蹊”,蹊,系也,射疾则用之,故还系于正道也。

𠇹,经也,人所经由也。

鹿兔之道曰“亢”,行不由正,亢陌山谷草野而过也。

涂,度也,人所由得通度也。

释名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