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经传集解僖下第七
杜氏尽三十三年。
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耜。耜,不共也。○
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秋,入杞,责礼也。○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𫇭,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𫇭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搜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榖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卫侯出奔楚。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陈侯如会。公朝于王所。
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卫元咺出奔晋。陈侯𣢾卒。○秋,耜伯姫来。公子遂如齐。○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
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诸侯遂围许。
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传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𦶟僖负羁氏。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雠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姫,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已而盬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晋车七百乘,韅、靷、鞅、绊。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己巳,晋师陈于华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榖,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
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榖而死。”
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𫇭吕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
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紏是殛。”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
卫侯先期入,宁子先长牂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公子歂犬,华仲前驱。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歂犬走出,公使杀之。元咺出奔晋。
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奸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使茅茇代之。师还。壬午,济河。舟之侨先归,士会摄右。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
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
冬,会于温,讨不服也。
卫侯与元咺讼,宁武子为辅,针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针庄子,谓宁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置诸深室。宁子职纳橐𫗴焉。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壬申,公朝于王所。丁壬,诸侯围许。
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使曰以曹为解。“齐桓公为会而封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与卫偕命,而不与偕复,非信也。同罪异罚,非刑也。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舍此三者,君将若之何?”公说,复曹伯。遂会诸侯于许。
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公至自围许。○
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秋,大雨雹。○冬,介葛卢来。
传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
夏,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憖,盟于翟泉,寻践土之盟,且谋伐郑也。卿不书,罪之也。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秋,大雨雹,为灾也。○
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
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周公来聘。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传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闲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齐。○
晋侯使医衍酖卫侯。宁俞货医,使薄其酖,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㲄。王许之。秋,乃释卫侯。
卫侯使赂周歂、冶廑,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咺及子适、子仪。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将命,周歂先入,及门,遇疾而死。冶廑辞卿。○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曰:“国君,丈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榖,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
东门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
经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秋,七月。○冬,耜伯姫来求妇。
狄围卫。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传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
襄仲如晋,拜曹田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非礼也。犹三望,亦非礼也。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曰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秋,晋搜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赵衰为卿。○
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
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子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耜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郑泄驾恶公子瑕,郑伯亦恶之,故公子瑕出奔楚。
经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传三十二年,春,楚斗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
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知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闲,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经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葬晋文公。狄侵齐。公伐邾,取訾娄。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晋人败狄,干箕。○冬,十月,公如齐。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传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狄侵齐,因晋丧也。○
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
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
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
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髡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坻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丈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楚师亦归。
大子商臣谮子上曰:“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王杀子上。○
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春秋左氏传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