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经传集解(左传集解)

[周] 左丘明 撰 · [西晋] 杜预 撰 · [唐] 陆德明 音义

解隐公第一

杜氏尽十一年。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经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叚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叚。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叚,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叚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叚于鄢。”叚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钖尔类。”其是之谓乎!”○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

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

有蜚。不为灾,亦不书。○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

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大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

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

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

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

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

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裂𦈡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

纪。○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𦈡来逆女,乡为君逆也。○

冬,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传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乡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群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

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白:“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方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经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耜,取牟娄。○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翚帅师会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𥚹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经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𫸩卒。○宋人伐郑,围长葛。传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搜、夏苗、秋猕、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夏,葬卫桓公。卫乱,是以缓。○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

经六年,春,郑人来渝平。○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

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秋,宋人取长葛。○

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姫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传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

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乡,凡伯弗宾。

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陈及郑平。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泄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赖盟矣。”

郑良佐如陈莅盟。辛巳,及陈侯盟,亦知陈之将乱也。○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传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夏,虢公忌父始作乡士于周。○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针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经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挟卒。○夏,城郎。○秋,七月。○冬,公会齐侯于防。

传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

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夏,城郎,书,不时也。○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乡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

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

经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代取之。○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传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干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戍,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经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夏,公会郑伯于时来。○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传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夏,公会郑伯于𬩾,谋伐许也。

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恊,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

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取邬、刘、𫇭、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𫄨、樊、隰郕、𪴙茅、向、盟、州、陉、𬯎、怀。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已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

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舌曰:“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

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春秋左氏传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