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十二卷
先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源。齿坚于舌而齿先弊,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干。立井而饮,耕田而食,不布施以求德,不高下以相倾,此古人之德也。
河不满溢,海不涌波,景云见而黄龙下,祥风至醴泉出,此圣人顺天道也。书冥夜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此国之将亡也。
水浊则鱼𪡋,政苛则民乱,上多欲,下多诈。
冬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使。
皋陶喑而大理,天下无虐刑,何贵言乎?
君子犹射,差此毫末,于彼寻丈。
神者智之渊,神清则智明,智则心之府,智公则心平。精神难清而易浊,犹盆水也,清之终日,乃能见眉睫,不过一挠,即不能见方圆也。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乎己者,贪心不生。
山生金,反自刻。木生蠹,还自蚀;人生事,还自赋。使信士分财,不如探筹;使廉士守财,不如闭户全封。有心于平,不如无心之不平。
善游者必溺,善骑者必坠。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这,学在皮肤矣。
铎以声自毁,膏以明自煎。一渊无两,蛟有必争。得鸟者罗之一目,一目之罗不可得鸟。
欲致鱼者,先通于谷;欲来鸟者,先树于水。水积鲁聚,木茂鸟集,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水之势胜火,一杓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
饥马在廐,寂然无声,投刍其傍,争心乃生。
农夫劳而君子食之,愚者言而智土择之。日月欲明,浮云翳之;河水欲清,沙土秽之;丛兰欲茂,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济溺者以金石,不如尺索;花太早者,不须霜而自落。
入水憎濡,怀臭求芳,不可得也。
乳犬噬虎,伏鸡搏狸,
冶不能销木,匠不能斲水。
金石有声,不扣不鸣;箫管有音,不吹不声。
事者难成而易败,名者难立而易废。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孔子无黔突,墨子无煖席,非其贪禄慕位,欲为天下除害耳。
兽穷则触,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人主之有民,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厚则上安。
屈寸而伸尺,小枉而大直,圣人为之。今人贵不许其在功,而求其小善,失贤也。
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欲,贫则观其所爱。霸王之道,扶义而动,尊其秀士,显其贤良。百姓开户而待之,渍米而储之。不义之兵,至于伏尸流血而不伏也。
冬日之扇,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生尘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