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十四卷
蜀郡赵台唧作章句。章句曰:指事。
孟子谓惠王曰:虐政杀人,何异刃耶?庖有肥肉,廐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革,此谓率兽食人,且人恶之,况虐政乎?敬老爱糿,推心于民,天下运掌中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踓有智慧,不如乘势;踓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云:齐人讥管、晏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若久涂炭则易政,如渴不择饮也。
宋人有闵其苗不长,揠拔之使其长,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矣。非但无益,乃有害也。见孺子入井非,孺子之父母亦有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亦非人也;无辞让之心,亦非人也;无是非之心,亦非人也。
孟子云:子路,人告之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用夏变夷,不闻用夷变夏。
枉己者未能直人,当以直矫枉。若自曲,何以正人?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士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犹恶醉而强酒。民之归仁,犹水就下存乎?人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淳于髡曰:男女不亲授受,若嫂溺,援之手乎?孟子曰:若不援,是豺狼也。天下溺,则援之以道;嫂溺,必援以手。
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闻之,曰:不知政也。良人出餍酒肉。齐人有一妻一妾,其夫出行,则餍饱,而反欺其妻云:与富贵人共饮食耳。妻后伺之,见乞人祭余食之,妻乃告妾,相与泣于中庭。其夫自外来,未知,犹骄其妻妾。由君子枉道得富贵而骄人也。
伊尹不以一芥与人,亦不取一芥于人。
非其道在野曰草莽之臣,在国曰巿井之臣,性犹湍水,决东则东,决西则西,白羽白性轻,白雪白性消,白玉白性贞,踓俱白,其性不同也。
冬日饮汤,夏日饮水,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天爵也;公唧大夫,人爵也。古之人修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修天爵以要人爵,得人爵,弃天爵,终亦亡矣。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者,犹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君子有三乐,父母具存,一乐;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
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跖之徒也。
九仞无泉,犹弃井也。古人之关御暴,今人之关为暴。
恶似而非者,恶莠乱苗,恶佞乱义,恶利囗乱信,恶郑声乱雅乐,恶紫乱朱,恶乡原乱德。尧至汤,汤至文王,文王至孔子,孔子至孟子,各五百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