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

[唐] 马总 著

意林卷之四

扶风马总元会编

风俗通三十一卷

序云:风者,天气有寒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俗者,含血之𩖖,象之而生。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周秦常以八月逪,𬨎轩使者采异代芳言,藏之袐府,及嬴氏之亡,遗弃殆尽。蜀人严君平有十余言,林闾翁孺才者有梗槩,与杨雄注云:续二十七年,凡九千字。

张竦云: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余踓不才,敢比隆于斯人。神农者,神、信也,农,浓也,其德浓厚若神。五帝:黄帝、颛顼。帝𬒈,尧、舜也;黄,光也;颛,专也;顼,信也;喾,考也;尧,高也;舜,推也,修也,言推德行,修尧之绪。三王,礼号谥云:夏禹、殷汤、周武王。禹,辅也;汤,昌也;王,往也,言天下所归往。五伯,春秋云: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伯者,白也,长也,言其咸建五长,功实明白。霸者,把也,而其把持天下之政。

按秦昭王太后始临朝也。牧守长不宜数易。按尚书有考绩。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郑子产从政三年,民乃歌之。贤圣尚须渐进,况中才乎?数易岂不纷错道路也?

古制本无奴婢,皆是犯是狠事者。奴者劣,婢者卑陋。

里语云:取官漫漫,怨死者半。昔在清平之世,使明恕君子哀矜折狱,尚有怨言,况在今时耶?

光武车驾徙都洛阳,载素简纸经凡二千两。董卓荡覆王室,天子西移,中外仓卒,所载书七十车,于道遇雨,分半投弃。卓又烧𦶟观阁,经籍尽作灰烬,所有余者,或作囊帪。先王之道,几烟灭矣。

俗说有功得赐金者,皆黄金也。按孙子兵书曰:费千金。千金,百万钱也。陈平谏楚千金,赠二疏金五十斤,并黄金也。或云一金亦是一万钱也。

不养并生三子,俗说似六畜,妨父母。按春秋国语:越王时,民生二子,与之余;生三子,与之乳母,遂灭强吴。何害之有?

不举父同月子,俗云妨父。按左传,鲁桓公子与父同月,因名子同生。汉明帝亦与光武同月生。不宜归生。俗云令人衰。按人妇好以女易他男,故不许归。

封泰山俗说岱宗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武帝探得十八,因倒读之曰八十。按岱宗封者,立石高一丈二尺,刻之曰: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名以仁。四方之内,莫不师服,刻石纪号,著功绩也。其时武帝已年三十七,因何更得十八?若言倒读,神无福矣。余承乏东岳,忝素六载,敷经祈祀,咨问长老,更上泰山者,云无金箧玉牒探寿之事。

东方朔是太白精,黄帝时作风后,尧时作务成子,后又生于越,在越作范蠡,在齐作鸱夷。子,言其变化无常也。按朔滑稽之雄,俗人因以怪语附之,安得神耶?

彭城相表元服父伯楚作光禄,唧于服中生子,自谓年长,不孝莫大于无后,故收举之。君子不隐其过,因以服作字。按元服名贺,母汝南人。祖名京,作侍中。安帝时生元服,百官来贺,垂老而孙儿生,喜其嘉会,因名作贺,字元服。父伯楚,历典三郡,早丧妻,不肯娶,临终𠡠子便留葬,无取汝母丧柩。若亡者有知,往来不难;若无知,只为烦耳。清高若此,岂有服中生子而名作贺?汝南王叔汉父子方出游二十余年不还。叔汉作尚书郎,有人告子方死于汝南,即遣兄伯三往迎丧。叔汉即发衰,诏书赙钱二十万。既而子方从苍梧还,叔汉诣阙,乞纳赙钱,受虚妄罪灵。帝诏将相大夫会议之。博士任敏议云:凡人中寿七十,视父同侪亡,可制服也。子方在远,人指其处,不可验也,罪不可加马。诏书还钱,复本官。

汝南张妙会杜士,士家娶妇,酒后相戏,张妙缚杜士,捶二十,又悬足指,士遂致死。鲍昱决事云:酒后相戏,原其本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也。

汝南周翁仲妇产一女,会屠者妻产一男,翁仲妻密以钱易屠者之男。后翁仲作北海相,使见鬼。主簿周光与儿同祭先茔,主簿冋谓翁仲曰:祭所但见屠儿弊衣褴缕,持刃割肉,别有人带青绶,信遑东厢不进,何也?翁仲乃持剑问妻,妻具陈其事。翁仲曰:凡有子者,欲承先祖,先祖不享何用?遂以车马遂还屠家。乃迎其女,女已嫁卖饼人,取归,适安平李文思。文思官至南阳太守。神不歆非𩖖明矣,岂得养他人子乎!

陈留有富翁,年九十,无男,娶田舍女,一宿身死,后产一男,至长女,口我父娶,一宿身亡。此子非父之子,遂争财,数年不决。氶相邴吉决云:老翁儿无影,不耐寒。其时八月中,取同岁小儿俱解衣试之,老翁儿独呼寒日中行,果然无影,遂以财与之。颖川有兄弟同居,两妇俱怀妊,长妇数月胎伤,不言知产期,至俱卧产房,候弟妇产,得一男,夜盗之,因争三年不决。氶相黄霸殿前令以儿去两母各十步,叱两妇令争取之。长妇把持甚急,儿大啼,弟妇恐伤,放之,长妇色喜,弟妇怆然。霸曰:此弟妇子也。即劾长妇,呆然伏罪。

临淮有一人持一疋缣到巿卖之,遇雨披之,后有一人求庇荫一头之地,雨霁,共争之。氶相薛宣决曰:缣直数百,何用纷纷!遂中断,各与半。续察之,缣主称冤不已,后人有喜色。宣知其情,考而伏之。

周公乐曰勺,勺者斟酌先祖之道。武王乐曰武,功定天下也。舜乐曰韶,韶者绍,绍尧也。尧乐曰大章,章者彰也。帝𬒈乐曰五英,英者华也。刘向云:商,章也,物成就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载芒角而生也。宫者中也。征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羽者宇也,物聚藏宇覆之。闻宫声使人温润而广大;闻商声,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声,使人齐整而好礼;闻征声,使人隐恻而博爱;闻羽声,使人善养而好闻。琵琶,近世乐家所作,不知谁也。以手琵琶,因以得名。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也。四弦象四时。

易云:利见大人。大人与圣人,其义一也。

论语云:君子上达。臧孙纥曰:后有达者,将在孔丘乎?儒者,区也,别古今贤愚。章家时以贾逵曰通儒。时人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礼云:群居五人,长者必异席。今呼权贵作长者非也。

管子云:先生施教,弟子则之非。知古之道,是师者之称。诸生弟子学者非一,故曰诸先生者。当如醒,学者譬如醉,言生俱醉,独有醒者。祭酒,礼云:饮酒必祭,尊其先也。孙唧在齐,最是师老,故三称祭酒。士诗云:殷士肤敏,髦士俊秀,雅士博达。列士有不易之分。处士隐居放言。易云:师贞,丈人吉。非徒尊老,须德行先人也。传云:杖德莫如信者,其恩德可信杖也。

礼云:十尺曰丈,成人之长也。夫者,肤也,言其智肤敏,弘教也,故曰丈夫。

论语云:匹夫匹妇。传云:一昼一夜成一日,一男一女成一室。按古人男女作衣用二疋,今人单衣,故言疋夫。人当龙变起,不繋乡里。若止繋风俗,见善不徙,故谓之俗人。

礼言简不肖。按生子鄙陋,不似父母,曰不肖,今人谦辞亦曰不肖。

方曰:人不事事而放荡,谓之无赖,不可恃赖也。犹高祖谓太上皇云:大人以臣无赖也。

司徒中山祝恬,字伯休,公车征,在道得温疾,过友人谢著,著拒不受。至汲郡,止客舍,舍六七日,诸生见恬转剧,欲告汲令。恬曰:友人尚不相容,汲令不相譀,告之何益?死生命也,不须医药。诸生潜告汲令,令即汝南应融,闻之大惊,至疾所,泣曰:伯休不世英才,当作国家干辅,何乃默止客舍,不遣人知?融遂躬御而归,亲自侍疾。疾渐损,融谓伯休曰:吉凶不讳,忧怖交心。已备凶具。对之悲喜。伯休停传舍,数十日,遂去。拜侍中尚书令。又拜司隶,荐融自代,历典五郡。谢著不谓公府所取。

上古之时,草居霜宿,冬则山南,夏则山北。

彭城孝廉张子矫议云:若君臣不得相袭作名。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

厉王讳胡,庄王之子名胡。

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今年有茂才除萧令,五月到官。破日日入舍视事五月,四府所表,迁武陵令。余为营陵令,正触太岁,主簿令余东北上,余不从。在事五月,迁太山守。

楚辞云:风伯,飞廉也。按周礼,祀风师,箕星也,主簸扬,能致风气。戊戍之刘作风伯,故丙戍日祀于西北。

按周礼,雨师,毕星也。土中之众莫若水,故雨称师。丑之神作雨师,故己丑日祀之。

桓帝元嘉中,京妇女作愁眉、啼妆、坠马髺、折腰步、齵齿笑。愁眉者,细而折。啼妆者,薄拭眼下,似啼痕。坠马髺,侧在一边。折腰步,足不在体。齵齿笑,若齿痛。此事并出梁冀传,曰:赵王好大眉,人间皆半额。楚王好广领,国人皆没项。齐王好细腰,后宫有饿死者。京师有胡服、胡帐、胡床、胡箜篌、胡笛、胡舞。按董卓时兵填塞是也。

灵帝宫中游西园,驾四白𫘞,躬自操辔。公卿仿效,价与马齐。

桓帝世谣言: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梁冀欲树糿产。李固欲立清河王,梁冀遂奏李固死于狱中。嚗尸路边。如钩,梁冀。如弦,李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一日生。此董卓字也。青青,暴盛之猊。秦汉以来尊者号作宫室,已前贵贱无别。

按世本鲧作城郭。城,盛也。郭,大也。

按天子有外屏,今臣下屏氮息。

菀。菀,蕴也,薪蒸之所蕴积。

孙子云:金城汤池而无粟者,太公、墨翟不能守之。郡者,群也。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至始皇方以郡监悬。悬,平也。

传舍,按:使者传言,乃得舍于传也。

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按:易传:上古有羔由,善与人作患,

城门失火,祸及池鱼。俗说池与鱼,人姓字,居近城门也。按:城门失火,取池水,故鱼皆死。

狱:自三王制肉刑始有狱,夏曰下台,周曰囹圄,令人思愆改恶狱字,二犬守言,无情状,犬亦得之。囚罪人置诸圆土,故囚字从口中人。罪字本从自,辛苦忧之。秦皇谓罪字似皂,故改作罪。

会稽多淫祀,家贫不得牛祀者,死作牛鸣。太守第五伦严科绝之。

桂杨太守李叔坚,少时作州从事,家有狗作人立。叔坚曰:此狗喻人,人行何害?叔坚作县令,解冠榻上,狗戴之而走。叔坚曰:此狗误触冠缨,冠缨挂其耳矣。犬复与人灶前畜火,邻里告之,叔坚曰:狗能畜火,幸不湏人。犬遂暴死,叔坚至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