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素书

[南朝宋] 魏鲁 著

尊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浅。

明不可炫藏,其心不能自炤,可谓浅矣。

有过不知者蔽。

君子日新其德,虑恐有过不自改乎。

迷而不反者惑。

日月时有亏盈,人岂无过?不患有过而患不改,是不惑矣。

以言取怨者祸。

不虑其远,以言伤人,既取其怨,久而成患。

故曰:口是祸之门。

令与心乖者废。

令不可以心乖,即民不敬。

后令谬前者毁。

法令谬行,即毁谤起。

怒而不威者犯。

君子不重则不威。既无威德,小人是以犯之也。

好众辱人者殃。

折辱于人,为众所耻。积怨蓄怀,久而成殃也。

戮辱所任者危。

曾受无辜之辱,不可任之。得权得使,必危也。

慢其所敬者凶。

合归敬者而反慢之,必招祸矣。

貌合心离者孤。

貌与心乖者,事多不同道。既寡其朋,必孤独也。

亲佞远忠者亡。

不纳忠良之言而听谗邪之说,良臣去国,奸佞在朝,此为灭亡之本也。

近色远贤者昏。

好色而不亲善事,此为昏乱之君也。

私人以官者浮。

才器无堪而强处于禄位,如沤之在水,浮而不久也。

女谒公行者乱。

内戚外连,公行私事,此乃祸乱之本。

群下外思者沦。

思归于外,即多离心。援寡德孤,沦亡之兆。

上下相违者散。

君臣贵和,患在不睦。上违下拒,可散可离。

上下相怠者无功。

上下相承,功齐天地。是非各异,何功而成?

上下相易者倾。

以势夺权,以财易位,君臣俱倾危也。

凌弱取胜者侵。

倚尊凌卑,强取胜功,是谓侵欺,故非有德。

名不胜实者耗。

张彼虚誉而无实功,其名日消,其道日耗。

略己责人者不治。

显己之长,责人之短,自恃其能,必不治也。

自厚薄人者弃。

自厚薄人,人不同心,故多弃叛。

以小过弃大功者损。

以小过掩大功则使徒进,日减其志,故可损也。

行赏吝色者沮。

既疑勿使,既用勿疑。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穷问尽理,量罪行诛,使不受于无辜,以道教化,谓之得,众人皆聚而归化也。不量轻重,不穷词理而行诛灭,令人恐惧,不复聊生,谓之暴虐,故散亡也。

小功不赏,大功不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小怨不舍,大怨必生。

大人君子,法象天地,无不包容,不求小过于人,故天下无怨也。

赏人恨之、罚人不甘心者叛。

功大而赏轻则恨起,过小而罚重则人必不甘。

赏加无功者怨。

无功者赏,有功者怨。

罚及无罪者酷。

无罪者罚,善人被其酷暴。

听谗如美膳、闻谏如仇者亡。

乐谗言如饮美膳,闻忠谏似见仇雠,去道日远,不亡何待?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能有其有者,满而不溢,故安。无道之君贪人之有,非残害者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