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解

[南宋] 董思靖 著

右二十七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离,平声。知彼守此,则所守者非勉强而有常。夫雌静谦下,众必赴归,犹水附地,相守之审,在乎有常,则雄动高强之念不作,故性醇气和,无欲之至,而赤子之心不失,此专气以致柔也。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以恬养智,与道冥一,则可为天下之所取式。以其德有常而不变不差,故用未尝穷,量未尝极,此恬与智交养而成和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为众所归而取式,则荣矣。故处之以辱而受众垢,有如谷之能容能应,而未尝匮乏,则复于浑然之全体矣。此和行而成德也。自婴儿与无极,言入德之序,而复于朴,乃其所至之地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长,上声。朴即道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归于朴则体斯立焉。形而下者谓之器,故散朴为器以应万物,道之用所以行也。圣人用此道以为民物之主,亦因其理势之自然,虽制而非有所裁割。○曹曰:大制犹天地之造物,物随性而自成,不烦裁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