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二十二章
希言自然。
经云:听之不闻名曰希。圣人言出于希,皆由其自然,故久而不穷。○温公曰:有道者不言而信,故曰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曰:
飘风者,狂疾之风;骤雨者,急暴之雨。此阴阳击搏忽然之变也。然终不能胜清宁之自然,故不能久。自旦至中为终朝,自旦至暮为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苟反常,则非自然,虽出于天地亦不能久,况于人乎?然天地亦不能无反常之时,则人亦岂能免于失哉?
故从事于道者,
惟从事于自然之道者,其心有常,乃能体道之所为,故乐与而善诱,无所不同之也。
道者同于道,
此安行者之事。然上圣生知,犹资学以成其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邻,是故同于道矣。
德者同于德,
此利行者之事。学知而必求,以有得于己。
失者同于失,
此勉行者之事。谓人之气禀苟或失于偏,然其性则未尝少异,故亦与之同而化之。
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
虽因其所禀之殊而所入不得不异,然苟能同而化之,及其得则成功之一也。
信不足,有不信,
惟自信之诚不至,故因其失而疑之,是以有不信之患。苟不信矣,虽与之同,亦不能化之也。必深造自得者,然后安然于不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