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解

[南宋] 赵秉文 著

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圣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万物归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为之也,因万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取而为之,则不可得矣。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凡物皆不可为也,虽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而妄为之,则必有龃龉不服者,而况天下乎?虽然,小物寡众,盖有可以力取而智夺者。至于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归则叛,不听其自治则乱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阴阳相荡,高下相倾,大小相使。或行于前,或随于后。或呴而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强之,或损而羸之,或载而成之,或隳而毁之。皆物之自然,而势之不免者也。然世之愚人,私己而务得,乃欲拒而违之,其祸不覆则折。圣人知其不可逆,则顺而待之,去其甚,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过而伤物,而天下无患矣。此不为之至也。尧、汤之水旱,虽不能免,而终不至于败,由此故也。易之泰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三阳在内,三阴在外,物之泰极矣。圣人惧其过而害生,故财成而辅相之,使不至于过。此所谓去甚,去奢,去泰也。